“两幅标语”激励枣树重生
——记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党支部

记者   桂兰

    “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党支部不等不靠、奋起自救。由村民自发创作的“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和“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两幅自强标语得到温家宝总理盛赞。也是这两幅标语激励了枣树村重生。

    在灾后重建中,该党支部科学规划,创造了“三个第一”。 2008年被表彰为“全省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2名党员先后受到中央、省委表彰。2009年被命名为“全省精神家园教育基地”和“全省精神文明村”。

奋起自救:“两幅标语”响彻全国

    村民石光武、张正芳夫妇一个右手残疾,一个天生聋哑。无情的地震把他们一楼一底的小洋楼损毁。乐观的石光武安慰妻子:“只要活着,啥子都好,房子毁了大不了从头再来!”

    石光武的邻居李玉明夫妻10多年来打工的全部积蓄建起的两楼一底价值30万元的房子顷刻倒塌,全家五口抱头痛哭。石光武安慰李玉明夫妻:“有手有脚,还怕啥?况且党委、政府一定会想办法帮助我们战胜灾难的。”“对,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周围群众接过了石光武的话。

    群众奋起自救的决心深深打动了村党支部书记罗义碧和时任村主任雍明,他们当即决定把乡亲们朴实的语言提炼成两幅标语,作为党支部率领全村群众奋起自救和灾后重建的精神支柱。第二天,雍明亲自书写了“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和“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两幅标语,分别贴在村民尚元进、李玉明家的墙上,激励大家奋起自救和恢复重建。从此,枣树人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以“两幅标语”精神为动力,全身心投入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

    2008年8月3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枣树村看望慰问群众时,盛赞这两幅标语:“这是老百姓的话,抗震救灾要靠这种精神;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要靠这种精神;使灾区将来发展得更好,也得靠这种精神。”随后,这两幅标语响彻大江南北,鼓舞着灾区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和辛勤劳动建设美好新家园。

农房重建:“三个第一”构筑示范

     短短20天,枣树村党支部就带领全村200余户群众率先在全县完成了过渡房搭建工作,以“三个第一”为载体,并拉开了永久性农房重建的序幕。

    组建全县第一支党员义务服务队。“5·12”特大地震后,该村党支部组织全村党员在全县成立了第一支党员义务服务队,帮助群众修建永久性农房。村党支部委员上乔庄、下竹园,四处联系建筑材料,还垫支给特困群众买回来送到家去。不到3个月,村党支部书记罗义碧就把儿子1万多元学费和7万余元贷款全垫了进去,帮助20余户村民完成了住房重建。

    全县第一村实行农房风貌统一。在农房重建过程中,村党支部利用浙江省宁波市对口援建的契机,将农房重建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邀请专家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监理,迅速建成了“人字顶、蓝底白墙、小青瓦”具有川北特色的村落。

     全县第一个完成村落配套设施建设。村党支部又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修公路、安自来水、筑河堤、砌堡坎、建花坛等,先后架通了2.6公里的自来水管,解决了两个村民小组124户人畜饮水问题;硬化连户路3000余平方米,新修两条全长13公里通村通组道路;新建沼气池30口,建公厕和垃圾处理池各一个,安装垃圾箱300余个。

而今,枣树村房屋错落有致,风貌统一,道路宽敞,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是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做大品牌:“三大产业”助农增收

    路通了,房修好了,有水吃了,村党支部又着手规划村里的产业恢复发展。他们借鉴全国优秀小康村——宁波宁海市泗门镇谢家路村发展经验,强化民主管理,推出了“1+4”工作法,每个家庭推选一位“发言人”,从中推选村民代表参与村务管理;村里实行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村民小组审议、村民大会决议制度。广泛倾听村民意见,发展土鸡养殖、核桃种植、茶叶生产等特色农业,并依托特色农业发展生态旅游业,力争3年内把枣树村建成青川县的“谢家路村”。

    茶叶、核桃等种植业是枣树村的传统产业。村党支部推行“支部+协会+农户”的发展方式,引导90多户村民种植1600余亩茶叶、620余亩核桃,预计每户增收2000元以上。

    枣树村依山傍水,树木苍翠,发展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村党支部在全县率先推出了“公司+养殖小区+养殖户”和“五统一包”(即统一供品种、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品牌、统一供猪仔、包回收)运作模式,培养生猪养殖户72户、土鸡养殖户近40户,养殖生猪5000余头、土鸡60000余只,帮助每户村民增收1000元。

    枣树村离县城近,交通方便、风景秀丽。目前全村已开发三星级农家乐3家,年接待游客约1万人次,每户年收入均在6万元以上。

   “三大产业”同步发展,枣树村经济迅速发展,“5·12”地震发生两年后,人均纯收入已超过震前5年的总和。如今,全村人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昂首迈向更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