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上   重建美好新青川
——青川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纪实

记者   谢家平/文         

    回望三年来的艰难历程,有一种感动在心中涌动:灾难,非但没有成为青川发展放慢速度的理由,反而成了加快发展的内在要求。灾难,挡不住青川前行的坚定脚步!

     地震震不垮,洪水冲不垮,各种困难压不垮!

     三年来,青川灾后重建一度时期滞后于全省其它灾区。面对严峻的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特别是浙江人民的强力支持下,县委、县政府坚定“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的豪迈气概, 弘扬“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自强精神,努力克服项目启动特别晚、重建时间特别紧、社会矛盾特别多、干部群众特别累和自然灾害反复叠加等诸多困难,基本实现了省委、省政府对青川提出的工作要求。目前,全县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累计完工852个、完工率93%,完成投资215亿元、占90.7%,全县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强震突袭,县委、县政府勇敢面对

    “5·12”汶川特大地震,致使青川4821人遇难,1.5万人受伤,房屋垮塌130余万间,全县25万人居无定所,基础设施全面瘫痪,部分集镇夷为平地,全县25万群众处在极度恐惧与悲痛之中,青川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整个灾害损失500亿元以上。

    突如其来的灾难,考验着青川县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和应急能力。

    震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原定14时30分在青川中学召开的大会取消,与会的几百名干部紧急转移到操场上,14时33分,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并火速派人到广元报告灾情。

    每一秒都惊心动魄,每一秒都无比珍贵。大灾当头,没有常规,没有按部就班,危急中,指挥部发出抢险救援命令,依靠全县干部群众的努力,争取了时间,争取了生命。据统计,救援力量总计从废墟中救出3267人,转移群众24.3万人。

    灾情就是命令,灾情就是责任。青川大地伤痕累累,主震方止,余震仍频,44名副县级领导干部,2000余名基层干部,1万多名共产党员迅速奔赴第一线。全县的民兵预备役、公安、武警、救援抢险队伍整合投入救援现场,卫生部门迅速组建临时医院抢救伤员,水、电、交通、通信等部门全力抢修。

    县委、县政府带领党员干部奋不顾身,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他们在灾情最严重的地方,主动承担最艰苦的工作,冒着余震深入村组、农户搜集灾情,抢救伤员,稳定民心,组织群众转移……

    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在断瓦残垣中搜寻,在乱石飞溅的山坡下穿行,及时疏散并安全转移孤寡老人和行动不便人员,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在地震灾区广袤的土地上,一顶顶帐篷搭起了,一条条公路打通了,一间间活动板房建好了,开始有炊烟袅袅、书声琅琅,开始有笑脸,开始有信心…… 

    受灾群众给人印象最深的话就是:“有党和政府帮助,我们的生活会好起来的。”

   “党在,希望就在。”这是在抗震救灾特殊战场上,县委、县政府带领党员干部发出的最响亮的冲锋号。

重建路上,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坚定前行

    发展不足,是青川最大的县情,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又让青川几十年存量资产大量“失血”。如何在灾后恢复重建中,通过新的发展和提升,增强发展后劲和科学发展能力?这是对县委、县政府的又一次严峻考验。

    2008年8月24日,县委十届六次全会召开,县委审时度势,统筹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过了《关于扎实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加快重建美好新青川的决议》,“以灾后重建促进加快发展”成为决议的鲜明主题。

    三年灾后重建,县委、县政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全县农民都住进了新房,城镇住房建设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产业培育迈出可喜步伐,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社会和谐稳定。

    实现了受灾群众安居安定的愿望——

    突出“青瓦白墙人字顶,木栏花窗提脚线”的川北民居特色,大力推行木架房、钢木房和轻钢房,6.1万户农村群众2009年底全面实现“住新房、过新年”目标。

    采取联建房、自建房等8种保障方式,确保1.66万户城镇居民实现“一户一房,户户有房”目标。

    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把青川县城建设得更加安全宜居”的指示精神,开展了县城重建,腾挪板房近9000套,重新安置县城居民1.6万人;县城累计拆除拆迁88.49万平方米,分类保障8804套居民住房有序建设,交钥匙入住达70%。市政设施全面完善。

    安置了34624名因灾失地群众,外迁群众全部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安居乐业能致富”的目标。

实现了基础设施条件的历史性跨越——

    集镇居民全面入住,集镇功能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美、特色更加鲜明。

    启动建设了267公里国省干道和2000公里通乡通村公路,酒家垭隧道、井田坝大桥、省道105线、黄坪至茶坝、竹园至下寺、东河口至前进、东河口至陶龙公路建成通车,剑青路凉水至乔庄段即将建成,乔木、板白、茶坝至观音店公路建设正加快推进,一批农村客运站、码头相继建成,农村通村公路进度加快,全县交通主骨架已基本形成。

    新建的47条防洪堤在2010年“8·13”、“8·19”特大山洪灾害中,保护了沿途7万多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县20多万人安全饮水得到较好保障。

    清江河流域开发全面启动,城网、农网改造加快进程,城区供气项目加快推进。建成农村沼气1.2万口,完成造林24万亩,全县基础设施得到整体提升。

实现了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

    广电通讯实现全覆盖,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居民点配套设施加快建设,对农村“三孤”、“五保”人员集中供养,城乡低保对象进一步扩大,建立城乡困难群体贷款担保基金,2920名贫困教师和学生受到资助和救助,公租房、安居房、廉租房全部交付使用。

    去年新增城镇就业3376 人,农民工转移输出就业5.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86亿元。竹园教育园区和52所学校投入使用。县级医院和35所乡镇卫生院设施设备、医疗水平实现整体跨越,230个村级卫生站全部建成,新农合参保率达97%以上。

    投入各类资金2.4亿元,启动实施生态小康示范片1个、生态小康新村107个,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不断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妥善解决事关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社会总体保持和谐稳定。

实现了重建项目和援建工作的预期目标——

    全县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累计完工852个、完工率93%,完成总投资215亿元、占规划任务的90.7%。同时,完成重大地质灾害治理、排危、避让681处、监测预警网络建设492处。

     浙江举全省之力援建青川,完成援建项目547个,完成投资86亿元,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浙江对口援建工作圆满完成。浙江省及其44个市县与青川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援建长效机制逐步建立。

实现了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2010年,全县GDP实现15.94亿元、增长17.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41亿元、同比增长14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8%。

    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2010年全部工业实现产值13.9亿元、工业增加值3.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5户,工业在恢复中得到发展提升。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三锅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等5大产业园区基本建成,新增市级、县级以上龙头企业42家,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家。“川珍牌”注册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青川天麻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青川县被命名为“中国名茶之乡”,“七佛贡茶”获四川名茶品牌,白龙湖水产品获第四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

    东河口地震公园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唐家河风景区按照AAAA级标准完成建设,地震博物馆“5·12”前将开门迎客,金唐乡村旅游线路全面提升开放。

    不断深化感恩教育,“两幅标语”精神成为整个四川地震灾区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未来,县委、县政府将坚持“以人为本,生态兴县,艰苦奋斗,富民强县”发展思路,继续弘扬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提炼出的“两幅标语”精神,采取“产业支撑、基础先行、改革创新、改善民生、党建保证”有力措施,通过3至5年努力,把青川建设成生态产品基地县、生态旅游强县、生态文明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