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后重建工作提出的要求。如今,青川县在历经了县城搬与不搬的抉择、“7·16”洪水的洗劫、板房无处移挪的迷茫等一系列重大困难以后,已经到了灾后重建的关键节点。青川县将以怎样的思路和行动在极短的时间内基本完成重建任务?日前,记者再次走进青川县。

吃下定心丸:县城不搬迁  功能不疏解

     自去年地震以后,县城的搬与不搬自上而下一直处于争论之中,造成浙江援建方和本地干部在重建思路上举棋不定,老百姓满眼迷茫。直到今年6月2日,青川县城原址重建方案才正式敲定:县城乔庄定位于行政、文化中心,竹园镇定位于县城功能疏解承接地。一句“功能疏解”又困扰着青川县的干部群众和浙江援建指挥部,规划方案不断地调整、改动。9月2日,广元市副市长吴连奇任青川县委书记以后,首先对青川的城镇建设进行了调研。他发现一些部门、一些干部老是在争论、在琢磨,县城的一批项目定不下来,在争论中耗费时间。9月8日,省委书记刘奇葆到青川调研时再次强调乔庄是县城,竹园作为镇一级规划,早点定位,不要留下想象空间。

    根据刘奇葆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青川县一锤定音:县城不搬迁,功能不疏解,不争论,不动摇,抓紧建。

    按照国务院批复,保持乔庄县城的基本功能,部分教育机构和工业企业向竹园镇适当分流,减轻乔庄镇的承载压力。定音之后,青川县争分夺秒的完善规划,并在规划布局中尽量做到合理配置资源,区块之间相互照应,方便群众,为乔庄未来的发展留下空间。

封闭建县城:板房大移挪   居民大迁移

    地震之后,为了尽快安置百姓,板房几乎占尽县城乔庄的所有空地,县城重建展开时,再次腾挪板房,成为县城涅槃重生的浴火之痛。为了一批项目落地,该县通过挤、拆、扩等方式不停地进行板房腾挪,严重制约着重建速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为板房的腾挪,干部群众几乎精疲力竭,也为板房的腾挪煞费苦心,但是仍然是今天腾一点,明天搬一点,照这样下去,随着项目不断落地,总有一天搬不动,而县城的建设又时不我待,怎么办?于是该县果断作出“整体搬迁、封闭建设”的决策。9月上旬,通过实地考察和比选,决定在县城乔庄8公里处的黄坪乡庄子坪集中修建大型板房过渡安置区,一举将城区上坪、小坝、北井坝、高家院及其他各处板房居民搬离至此过渡安置。

    一些百姓认为,黄坪距离乔庄8公里,上班太远,青川县委书记下定决心: “一次搬迁,安心过渡,腾出地块,放手重建”。

   随后,5000余间过渡板房在黄坪乡庄子坪基本搭建就绪,11月下旬,乔庄百姓将整体搬迁到庄子坪入住。

塑造新形象:基础强配套   城市重特色

    在县城重建中,该县将重点放在住房建设、政务服务、基础设施、功能配套上。为了真正做到人要定心、房要定根,该县在推动全民参与住房重建,通过维修加固、联(自)建、租住、购买等四种形式来达到人人有房住,一户有一房的目标。目前已经全面完成统规统建、统规联建(自建)的小区规划,一些联建居民已经开始修建,在明晰联建、自建房的基础上,对符合购买、租住廉租房(安居房)条件的户数,公开安居房(廉租房)的区位、套数、户型、面积,先行统一放号,群众自主选择,并规定凡户籍在乔庄或原单位在乔庄的乡镇机关干部,因房屋受损无法居住的按一户一房的原则可购买安居房或参与原单位自建、联建。同时对其他乡镇干部、大学生村官、志愿者服务期满并经组织批准已留在县内工作的,对其住房都作出了相关规定。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突出乔庄,抓好竹园,从基础设施入手,强化配套能力。乔庄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满足20年的发展需要,变电站必须搬迁,管网、强弱电、供排水、垃圾处理、河道景观、公共休闲场所一次到位,真正建成一座安全、特色、生态的小县城。

    时间紧,任务重,青川县委决心带领全县人民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遵照温总理指示,“一定要把青川建设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