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前日,被网友称作为“城管独门秘籍”的《城管执法操作实务》一书及其部分“雷人”内容,在网上曝光,随即引发网友骂声一片(本报昨日报道)。

  昨日,北京市城管执法局回应,此书的确存在,但因其中“个别用词和提法欠妥”,从未在城管一线执法队员中进行过统一培训。

  市城管执法局

  “仅为内部交流资料”

  网友曝光的帖子显示,该书为“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培训中心”培训教材。

  北京市城管执法局昨日表示,2005年以来,为了强化干部培训工作,曾委托有关单位聘请国内各方专家编写多部城管内部培训教材。包括《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原理与实务教程》、《城管执法案例分析》等,其中《城管执法操作实务》一书,就是为进一步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加强城管执法能力建设而在2006年撰写完成的。

  “但是,在该书编写完成后,我们发现文章中在指导‘城管队员在执法中受到暴力侵害之际,如何保护自己,实行正当防卫’的部分,个别用词和提法欠妥,因此为避免误读,我们仅将其作为内部交流资料使用,始终未在城管一线执法队员中进行过统一培训。”市城管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也从未同意对该书进行公开发行。

  区县城管队员

  “没见过这本教材”

  昨日15时许,在大兴区康庄路市政管委培训中心,数十名即将上岗的城管队员身穿统一的迷彩服装,坐在一层的一间教室里接受培训。

  据上课过程中间出来接听电话或者上洗手间的几名队员介绍,他们手里没有《城管执法操作实务》这本教材,也没有上过这个课程。

  昨日,本报记者试图从北京市部分区县城管执法大队要一本《城管执法操作实务》,但各区县城管队员都表示,没有见过该教材。

  北京市城管执法局昨日表示,此事件已在城管执法队伍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部分队员对当前部分媒体及网络对该书断章取义,针对个别词句和提法进行炒作的做法表示遗憾。

  - 争锋

  北京城管短信辱骂曝光者?

  网友“桥上人家”曝光短信内容;北京城管称应属个人行为

  本报讯 此次备受关注的帖子,其实最早发布于一年前。2007年7月,网友“桥上人家”在西祠胡同的“城管行政执法之家”论坛发表《【官方执法培训】“遇到暴力抗法是否回击”及“阻止与控制暴力的操作方式”》一文。该文于近日被各网站论坛大量转载,引发了此次网友质疑风波。

  昨日,“桥上人家”在其博客上再次发表文章,表示曝光城管“雷人”教材后,遭到一自称“北京城管”的短信辱骂,并将辱骂内容拍成图片张贴在网上。“桥上人家”在博客上对此进行了回应。(见附录)

  对此,北京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昨晚称,此举应是某个城管队员的个人行为。他称,根据短信内容,该队员仅仅是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你可以说你的观点,他也可以说他的观点。不能因为反对你的意见就叫辱骂。”

  该负责人称,他知道“桥上人家”南京城管队员的真实身份,也知道对方经常给南京当地城管部门提出批评,但当地城管部门一没开除他,二没追究他,“大家都有对工作提出不同意见的权利,政府部门没有必要进行干涉。”

  “桥上人家”所发图片上,“北京城管”的133手机号码清晰可见。昨晚,该手机始终关机。

  - 附录

  【“1331127****”所发短信】

  “一本我们06年以后从来没见过的书,你凭什么07年发到网上?你做过调查吗?你的理性分析就是炒作自己吗?你知道你给我们这些辛苦工作在一线的北京城管又带来多大心理压力吗?”

  “以后别让我每天咒骂你,无头无脑无心的道德败类!”

  【“桥上人家”的博客回应】

  “北京城管执法局编写的一本教材,并且是公开在全国发行、各地新华书店都能买到的书籍,既不涉及机密,有什么不能公开的呢?如果在公开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是公开存在问题,还是这本书本身编写就有问题?”

  “有的人总喜欢睡不着觉怪床歪呢!”

 - 对话

  发帖者 曝光是为推进城管工作

  “桥上人家”本身即是南京城管队员,称曝光教材之事“并未刻意炒作”

  自称全国“著名”城管人士的赵阳,已从事城管行业十余年,关注城管动态,并在网络上发表大量关于城管执法的事例与观点。昨晚,就此次“城管培训教材曝光”事件,本报记者与其进行了对话。

  揭露教材

  “让大家更了解城管”

  新京报:揭露教材这件事,您的初衷是什么?

  赵阳:《城管执法操作实务》仅仅就是一本教材。讲出此事是希望大家能够展开讨论,然后相关部门能够吸取教训,并总结经验,以做出更好的学习材料并进行业务交流,同时希望借此引起公众的重视,让大家更加了解城管,将城管的执法暴露在阳光之下。

  新京报:对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吧?

  赵阳:辱骂短信还有网络上的反面言论。大量记者的采访,要应对媒体的压力,还有来自全国城管同仁的压力。我是个人行为,但是万一我的言论有什么不妥,我就要受处分了。刚还接到一个指责的电话,说我给城管带来负面影响。

  旧帖受关注

  “证明我没有炒作”

  新京报:一个2007年的帖子,现在火了,您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时隔近两年才火?

  赵阳:2007年发布,现在才火,说明有一定偶然性,恰恰证明我没有刻意炒作,并且也说明公众的网络监督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媒体越来越发达,城管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

  新京报:家人反对你的这些行为吗?

  赵阳:是的,全家反对。领导不喜欢,岗位又调整,待遇又降低,文章哪句写出问题还挨处分。

  公布手机号

  “对自己言论负全责”

  新京报:为什么网上都公布了手机号这么隐私的内容呢,还包括qq号码等?

  赵阳:这表示我对自己的言论负完全的责任。如同我提倡城管执法必须在阳光之下一样,我希望自己直面媒体、直面群众,说真话,办实事,树正气,呵呵。

  曝光城管

  “推进城管改革”

  新京报:除了“不见血”等您揭露的这些内容,您怎么看《城管执法操作实务》这个教材?

  赵阳:除了那一页纸的内容之外,其他还是有很多实用性的内容,也确实提出了一些实际问题,对我们城管执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也不断地向媒体说明,希望对全书有一个了解,而不是只热炒个别章节。我也一直在说,该书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内容很丰富。这就如同对我个人的认识与评价一样,你看到我曝光城管,可是大家是否看到我也为城管的发展竭尽全力地鼓与呼?

  新京报:你怎么看这次揭露教材事件的后果?

  赵阳:负面后果就是部分人更加痛恨城管;正面同时也引起了更多人对城管的关注。希望能够给相关决策者压力,以更好地改进城管以后的工作。城管要改革,高层决策很重要,如何影响高层决策?借助媒体来争取话语权,引导群众了解城管、监督城管,影响高层决策,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编书者 教材核心是拒绝粗暴执法

  高锋介绍教材出炉过程,称网民有误解

  作为该书的执笔人,高锋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昨日,本报记者对高锋进行专访,高锋首次详解《城管执法操作实务》出台过程及背景,称网友有误解。

  城管是点火药桶的人

  新京报:你怎么看待城管的职权?

  高锋:城管是国家在行政执法上的一个尝试,综合了公安、交通、工商、建委的部分职能,叫综合执法。难点、热点都集中在城管了。

  新京报:难点在哪里?

  高锋:有句话叫公安管罪人,工商管富人,城管管穷人。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摆摊做小生意成为很大一部分人的生存来源,城管不让摆摊就相当于端掉了人家的饭碗,能不和你急吗?

  新京报:这是冲突的根源吗?

  高锋:是的。城管执法和警察执法不同,警察是有人犯罪后去执法,而城管则是首先点燃火药桶的人。容易引起群体性事件。

  所以我一直给城管讲要善待人。要温和执法,拒绝粗暴执法。

  教材是为拒绝粗暴执法

  新京报:《城管执法操作实务》怎么出台的呢?

  高锋:2005年5月,北京市城管请我去培训,讲如何规范执法,怎样减少与公众的冲突。培训了将近一年后,这我们就打算让培训正规化、系统化,应该有一个依据,就需要教材。而这本教材必须来自本土的城管执法经验。我们就下去搞座谈会、做调研,最后行政管理综合执法局的课题研发组和我一起合作写出了这本书。

  新京报:这本书主要内容是什么?

  高锋:中心的一点就是要“平安执法,执法不出事”。拒绝粗暴执法。

  新京报:书中“注意要使相对人的脸上不见血,身上不见伤,周围不见人”等语句怎么理解呢?

  高锋:因为矛盾尖锐,执法过程中容易出现暴力抗法。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制止,自卫,但不要过火,不要把人家弄得遍体鳞伤。

  意思就是不要打伤别人,打人家脸不合适,被人误解成为了不打人脸,打人的其他地方。

  第一条:“短时间控制在原地”,是为了警告他。我们之间是公民,我要通过明确的话语告诉对方有后果。

  第二条:“快速带离现场”,是为了避免群体性事件。

  执法要求,首先是劝离,躲避,躲避不了,就控制你。网民把前面的裁掉了,只留下后面的。

  新京报:网民解读有误?

  高锋:网民不应只看后面的文字,而把前面“相对人暴力抗法”的前提省略掉。写这些文字的目的,是想说城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伤害相对人,一定要人性化,体谅对方,避免冲突。

  城管粗暴现象已有所改善

  新京报:这本书改善城管执法状况了吗?

  高锋:城管近几年的执法状况在不断改善。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培训教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新京报:您是公共安全危机干预方面的专家,这次“城管门”事件您是否把它看成公共安全危机?

  高锋:恰恰相反,我认为这是机遇。城管问题由来已久,他们的职责是城市管理,执法带有强制性,必须执法,但他们管的又是穷人,处理的又是他们的命根子,所以很容易出事。我希望通过这次事件,把城管领域自身的问题讲清楚,来客观评价城管的功过,一起寻找改进城管工作的措施方法。

  本版稿件采写 本报记者 杜丁 葛江涛 李增勇 实习生 刘思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