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蜀道咽喉的广元,新中国成立75年来,交通一直被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始终伴随一个个交通节点的打通,从“蜀道难”到“蜀道畅”,广元交通从制约发展的瓶颈变成了带动发展的引擎,成为了广元蜕变的“见证官”。

在市档案馆收藏的众多档案资料中,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份特殊的档案,四川省志交通志,透过这份档案的记载,我们得以窥探新中国成立之初广元交通的全貌。1936年,川陕公路建成通车,成为当时广元境内的第一条公路。川陕公路在广元境内全长200.8公里,作为当时连接我国西南和西北的唯一大通道,在抗战期间发挥过重要作用,也为地处川北地区的广元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奠定了广元交通发展的基础。

在位于市城区以北26公里处的“老虎嘴”,是当时川陕公路最险要的路段之一。当年公路修建到这里被嘉陵江畔的悬崖绝壁阻断无法前行,于是人们便硬生生地从石壁上开出一个洞、凿出一条路,绝壁余下的部分就像是张开大嘴的老虎,往来的车辆必须穿过“虎口”才能继续前进。

新中国成立之后,原本的川陕公路被重新编号为108国道,为了改变原本道路侵占文物古迹、部分路段危险难行等问题,我市对境内路段进行了多次改道、改建、扩建,并开展路况环境整治,让这条老路的通行条件有了质的飞越。

现在的108国道,每天运输依旧繁忙,过往的车辆穿行于此,将人员和货物带到天南地北。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条部分路段仍然双向双车道的道路,让运送其间的货物速度慢了许多。为了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这条路的正上方,一条全新的快速通道应运而生。京昆高速,在广元境内由绵广段和广陕段构成,2002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的绵广段,让广元高速公路实现了“零”的突破。这条高速公路的建成,极大地促进了我市与外部的交通联系,成为北向进出川的重要通道。

今年是京昆高速绵广段投用的第22年,这条连接南北的大通道承载了全川进出川近40%的货物运输量。2008年后,通行该路段的车流量急速增加,日均车辆约2万辆,重载货车占比达70%。

大流量、强载重让这条高速公路的负载几近饱和,为了缓解通行压力,提升通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在离这条道路16公里外,一条全新的高速公路正紧锣密鼓建设——京昆高速广元至绵阳段扩容工程。

在京昆高速广绵段扩容工程嘉陵江特大桥的施工现场,工人师傅们正在进行连续梁挂篮作业。2021年10月开工建设的这条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20公里,全长124公里,它将穿越剑阁、昭化、利州,连接旺苍北部山区欠发达地区,打通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动脉。

拉进与世界距离的不仅有公路,还有铁路,在广元“南站记忆”主题街区,这条利用老旧铁路小区改造而来的街道,成为了市民心中的网红打卡地,也唤起了大家对广元铁路的记忆。

北接陇海、东衔成渝、南连成昆,这条在我国铁路史上创造了多项第一的铁路,不仅挺起了广元发展的脊梁,也塑造了今天广元铁路发展的雏形。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始建于1964年,因宝成铁路而兴的广元南站早已暂停了客运业务的办理,新的车站已接替了它的使命,这里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2017年12月,西成高铁开通运行,广元迎来了高铁时代。现在在广元站,每10分钟就有一趟列车从这里经过,日均列车数达225,广元人真正实现了说走就走的梦想。

时至今日,西成、宝成、兰渝、广巴达4条铁路在我市境内呈“米”字型交汇,总里程达到485公里,我市也成为四川首个县县通铁路的城市和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广元交通的建设史,就是广元的发展史。新中国成立75年来,广元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环境愈发优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受益越来越多。截至2023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4526公里,铁路总里程达485公里,广元盘龙机场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个国内城市航线,“千里嘉陵第一港”已建成张家坝、红岩两个作业区,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广元成为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5种运输方式齐备的城市,正加速推进通道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向着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成渝地区北向重要门户枢纽的目标铿锵前行。



广元台全媒体记者 李翱翔 刘星玮 胡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