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保护的深入推进,大熊猫的可见率越来越高,可见率提高意味着什么?这对整个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的生态建设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今天播出系列报道第二集。
大熊猫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旗舰物种,大熊猫国家公园对其保护的“伞护”效应在唐家河片区越发凸显。
如今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正发生着悄然的变化,除了大熊猫,这里还生活着川金丝猴、四川羚牛两大明星物种,以及林麝、金猫、黑熊,绿尾虹雉、红腹锦鸡、红腹角雉等数不胜数的野生动物;珙桐、红豆杉、银杏等珍稀植物也生长其中,生物多样性保护在这里初见成效。同样,借着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有了一定的改变。
通过发展黑木耳、竹荪、中蜂等产业,打造国际化、高标准的自然教育中心,建设“大唐家河旅游区”……现在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一幅生态美、百姓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国家公园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标志性工程。包含正式设立的大熊猫国家公园等5个国家公园在内,我国在全国布局了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0.3%,管辖海域11万平方公里。这些区域中分布着500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和2.9万种高等植物,保护了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国家公园建设,惠及28个省份400多个县,让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旗舰物种种群数量得到恢复。
生态文明建设,不只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也在人们生活的城市。如何让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全民共享?咱们广元又是怎么做的?明天播出系列报道第三集。
广元台全媒体记者 李翱翔 侯小兰 杨阳 青川融媒 王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