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如何让农村群众都有通过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如何通过建好、用好劳务专合社,不断拓宽群众就业渠道,推动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
走进昭化区卫子镇万亩笋用竹种植基地,记者看到10余名工人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翻地,为麦冬种植做准备。记者了解到,这些务工的群众都是附近的村民,也是卫子镇宏曌劳务专合社社员。沈家阁村五组村民母秀珍也是其中之一,她告诉记者,她是通过专合社微信群的招工信息找到这份工作的,这里离家又近、工资也不错,让她十分满意。
近年来,卫子镇宏曌劳务专合社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积极收集用工信息,为社员提供多种就业岗位。同时,积极探索形成了三级体系、四项职责、三项保障、三级考核“3433”运行模式,为用工单位和当地群众搭起就业桥,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
今年以来,昭化区卫子镇宏曌劳务专合社带动就近就业1930人,人均增收4207元,务工总收入872万。接下来,该镇还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对劳务专合社班组进行精细化管理,针对群众就业需求和意愿,进一步开展劳动技能培训,解决辖区内企业项目、产业发展等季节性和长期性用工难题,保障当地群众实现稳定就业。
【记者手记】这些年,到昭化区卫子镇采访过很多次,可每次来这里都会看到新的变化,从“离土又离乡”到“打工就在家门口”,从“漂一代”到“新农人”,乡村富民产业的稳定发展,为农村群众创造了机遇,而劳务专合社就像一架桥梁,不仅让村民实现就近就业,还让用工企业省时又省心。但如何不断提升社员的务工技能,适配企业的用工需求,是对劳务专合社的一大挑战,只有不断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技术水平,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新农村的新农民,才能确保就业更充分,增收可持续,乡村更美好。
昭化融媒 赵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