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的消费能力也不断增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家家户户的餐桌,从吃饱到吃好,折射出的不仅是物质条件的改善,也是群众幸福指数的持续提升,今天,我们就从餐桌上的猪肉,来看广元的发展变迁。

眼前正在给记者介绍猪肉选购技巧的是市民李体生,今年72岁的他与共和国同岁,亲历了新中国的发展,也见证了猪肉消费的变化,他告诉记者,以前卖肉没有这么多销售点,也没这么规范,那时,物资相当紧张。

解放初期,市场商品供应不足,为保证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国家决定实行“计划经济”。从1953年开始,在农村实行粮食计划征购,在城市实行定量配给政策,简称统购统销。群众在合作社和供销社凭票购买粮食、副食和布料等生活必需品,各种各样的票据也成为不少人共同的时代记忆。

市民李体生把过去的老票据放在茶几上,现场介绍说:这个是县粮票,这个是油票, 一市斤的,零点五公斤的,这里没有肉票,肉票那个时候都只是号票一公布,买都买不到,你那有存的。这一种票,就是号票,就是编成号的面票、油票。根据当时的物资情况。就宣布 一号票兑好多。二号票兑好多,最值钱的就是这张票,全国通用粮票,就是不分省。

1965年,刚参加工作的李体生被分配到当时的广元县食品公司平桥屠宰厂,主要负责生猪宰杀。每天,调往广元的生猪经过李体生和同事的宰杀后,交由鲜肉代销点在当地销售。回忆起当时因物资匮乏四处调运猪肉的场景,老李仍记忆犹新。

李体生说:这个地方就是当时最早的广元县食品公司平桥屠宰场,后来六八年以后筹建出来就是肉联厂,那是要解决外调冷冻肉的问题,调到这里来,以后保证市场供应和军需 生工局的供应问题。这个地方在当时的绵阳地区来讲,宰杀的猪的质量、各方面产品的质量,在绵阳地区都是非常有名的, 还开了现场会的,当时屠宰厂生猪的来源主要是来自于 广元,当时是14个区,就是北五区、南五区,中间这四个区,主要来自这几个区收过来的,然后就用汽车运到这个地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以生产队为集体核算单位,社员家家户户都养猪,生猪不允许私自出售,必须统一上交再进行分配。昭化区就是当时广元城区对外调运生猪的主要区域之一。

昭化区生猪养殖户马敬华感慨地说:过去养猪,因为那时粮食少 只养得到一两头猪,两头猪要给国家交一头,那个时候要130斤才够称,现在的猪要二百五六十斤才卖,那个时候养到130斤容不容易啊,要养一年,至少要大半年,接近一年时间才卖得到一头猪,那个时候缺粮食,就是一把猪草、米糠,就是喂猪。

以前,很多家庭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猪肉。如今,家家户户每天都可以吃上猪肉,而且还变着花样吃,肉的部位分的更精细,也更针对消费需求。

李体生说:以前吃肉是凭票,少的半斤,过年过节有个两斤三斤,现在吃肉就不一样了,种类多,而且吃的是精华,你看看现在冰箱的鸡鸭 鱼鹅 兔、香肠腊肉,品种齐全,根本吃不完。 

猪肉商户樊坤说:现在买肉,吃的有点精细,像原来,说买三斤 划个五斤都可以,现在一般都几两一斤,量小了,生活品质提高了,没原来吃得了,还有现在卖肉的多,原来卖肉的少,害怕买不到。

除了消费习惯的变化,如今,养猪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规模从小变大,从个体变成了企业。

马敬华表示:现在粮食都有了,什么都充足了,猪也就养得多了,去年卖了二十几头,赚了有四五万块钱,今年自己想的是再多赚一点钱,能赚个五六万块钱就最好了。

据统计,2020年,全市新建规模养殖场239个,出栏生猪334.49万头。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猪肉的消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成为广元发展变迁的真实写照。


广元台全媒体记者 李翱翔 侯小兰  昭化台 朱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