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29个、撤销40个、规范名称28个、调整隶属关系112个、调整事业编制3667名……这一串串数字,是广元市利州区委编办向党和人民交上的2019年事业单位改革“答卷”。

2019年,利州区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坚持把人民拥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坚持“政治、优化、发展”三个导向,聚焦“公益、服务、辅助”三大属性,统筹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呈现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良好态势。

“瘦身”“健身”同步重构职能体系

利州区始终聚焦事业单位的公益性、服务型和辅助性,采取能转职能的不转机构、需转机构的实行综合设置、须规范名称的全部调整的方式,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去行政化”。截至目前,全区共清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9个,规范事业单位名称28个,调整事业单位隶属关系并指导完成转隶112个。

利州区坚持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秉持“好钢用在刀刃上”的理念,做到“瘦身”和“健身”同部署、同推进。一方面,将职责业务相近、职责萎缩、任务不足、规模过小的事业单位,通过“撤、并”等方式,优化整合事业单位20个、撤销40个,有力盘活了“沉睡”的机构编制资源。另一方面,加强编制资源动态调整和动态评估,聚焦乡村振兴、扶贫帮扶、教育文化、医疗保障、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等民生领域,加大编制倾斜和保障力度,统筹调整事业编制3667名,有力提升了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以前,我们全区的学校编制都少,分布也不均衡。而城区学校频繁到农村学校‘借’老师,这不仅影响对教师的管理,还不利于日常教学开展。”区教育局人事股干部李义明说,此次改革中,对各学校教职工编制进行了调整,新增了部分编制,有力促进了全区教育事业发展。

同时,在机构限额内,利州区还充分考虑区情实际和各职能部门工作现状,设立或者优化调整区外事和公务服务中心、区公务用车保障中心等事业单位29个,积极服务和保障了党政机构规范高效运转,有力促进了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注重发展导向增进人民福祉

利州区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职责使命,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设置机构,有力推进全区各项事业发展。

聚焦建设川陕甘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北向东出桥头堡战略。成立区民营经济服务中心、区经济合作中心、区金融服务中心、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心,有效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大开放、大合作、大发展。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成立区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区综合行政执法信息中心,助力实现基层的事情基层办、基层的事情就近办、基层事情有人办。

“以前我们办证都是要往政务大厅跑很多趟,现在手机APP上就可以办理,省时省力、高效便捷。”四川兴豪运木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德兵由衷地说道。

2019年,利州区受理投资建设项目276件,涉及金额约183亿元,通过“绿色通道”审批项目30个,项目办理承诺提速达到64.94%,实际办理提速达到96%。

构建高效管理体制促进基层治理

“经过10余年的发展,乡镇和街道的职能职责不同程度发生变化,机构设置已不能完全匹配工作实际,混编混岗等问题时有发生。”区委编办行编股股长周强无奈地说。

2019年上半年,利州区坚持先行先试,“摸着石头过河”,率先开展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整合成立党群服务中心、社区事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统筹调整事业编制134名,切实加强了街道党的建设、便民服务等职能职责。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启动后,利州区又蹄疾步稳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整合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乡村建设和文化服务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同时,为了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助推乡村振兴,利州区还设立一批特色机构。比如,在三堆镇设立农民工服务中心,在宝轮镇、荣山镇设立城镇发展服务中心,在龙潭乡设立乡村旅游服务中心等。

“此次改革,机构的设置、职能的配置都更科学合理,我们为民服务的工作效率变得更高,党群干群关系也更融洽。”三堆镇党委书记王含军如是说。

 源自广元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