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天内6次“到团组”,与代表委员面对面商议国是。从全局,到重点领域,再到各地实际,他为“关键之年、攻坚之年”的发展划出路线图,为国家治理这道“方程式”作出解答,成为海内外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最新“切入点”。

  问题导向:靶向切脉破难点

  习近平曾多次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今年两会,他亦从问题入手,说难点、抓关键,为当前脱贫攻坚、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和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明破解路径。

  “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在内蒙古团,他以“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在甘肃团,他的发言直指“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问题,他表示,要高度重视并坚决克服,提高脱贫质量,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在河南团,他为粮食安全“开方”,强调要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坚决遏制土地违法行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在福建团,针对民营企业的疑虑,他再次力挺民营经济,重申“两个毫不动摇”,并强调“帮助民营企业实现创新发展”。

  参加文艺界社科界委员联组会议时,习近平谈到“为谁创作、为谁立言”这一根本性问题,表示要“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基层取向:问答之间解民情

  记者梳理发现,习近平参加4个地方代表团审议时,每省8个人的发言名单里,均没有省级高官。省委书记简短开场后,直接由基层代表发言,他们当中有农民工、企业家、医生、学者和技术骨干等。在倾听基层代表的声音和与他们的一问一答之中,习近平解民情、济民忧,彰显基层取向。

  在河南团,习近平问代表们,“‘馒头办’没有了吧?”这句话使得全场都笑了。大家纷纷答:“没有了!”

  对于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温饱难题,他在讲话中强调,要“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

  在内蒙古团,通辽市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东萨拉嘎查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吴云波邀请习近平到嘎查看一看。习近平笑着说,“去嘎查,路怎么走?”“给我指指路。”他不仅思虑辽阔草原上长久以来“出行难”的事,也关心当地绿色产业发展。

  在福建团,习近平听了安踏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丁世忠讲述福建民营企业的发展情况后指出,做企业、做事业,不是仅仅赚几个钱的问题。做实体经济,要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地做一个主业,这是本分。

  主题定向:布局施政着力点

  “到团组”期间,习近平多次谈到“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围绕这一贯穿全年的主线,他着眼“布局”和“定向”,针对一些重点工作和重点主题,阐明形势与挑战,表达关切与期待。

  他向文艺界社科界委员表示,“希望大家深刻反映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

  在内蒙古团,他表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并特别指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

  在福建团,习近平说,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要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

  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习近平着重谈到推进军队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落实,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加强重点突破,加强责任落实,扭住不放,务期必成”。

  在两会这个“为问题找答案,为发展谋思路”的重要政治场合,习近平通过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基层取向、布局主题定向,进一步找准了改革发展的“破局点”,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结合点”和下一步施政的“着力点”,规划了前行目标。

  由此观察,中国国家治理的“方程式”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