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瞬间,在时间的河床上定格为永恒;总有一些光芒,在发展的道路上标注出方向。
“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两年前的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诠释了我国网络事业的发展规律,深刻剖析了我国网络空间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机遇挑战,深刻指出了维护网络空间风清气正的艰巨任务,有效凝聚亿万网民的精神共识,激发网信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
揆诸于两年来的客观实际,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发展的洞察可谓一语中的。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技术的迭代,网络空间良莠不齐的信息内容开始野蛮生长。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些现象,饱受网民诟病:直播乱象层出不穷,低俗内容屡禁不止,算法推荐频现漏洞,电信诈骗时有发生……凡此种种,不仅威胁网络安全,更会荼毒精神信仰,污染网络生态。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的确,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弥漫网络世界的风气是可塑的。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可以滋养人心、滋养社会,造谣生事、搬弄是非的舆论氛围只会混淆视听、激化矛盾。没有谁会喜欢在污水秽流里“冲浪”,也没有人能在垃圾信息中“淘宝”。只有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才能构筑让亿万民众放心安心的精神家园。
正所谓猛药去重疴,网络顽疾需要一记重拳以激浊扬清。从内涵段子永久关停,到快手抖音持续整顿,网络空间正在掀起一场雷霆万钧的监管风暴。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时不我待。对我国的互联网企业而言,这是一次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挑战在于,需要反思过去那种“躺着就能赚钱”的流量模式,技术革新与内容监管必须双管齐下,承担起维护网络生态的责任。不能以维护网络秩序的名义发展停滞,也不能以技术中立为由罔顾价值观引领。而机遇在于,网民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旺盛,互联网普及程度已达到相当水平,“互联网+”已经成为推动创新发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新兴领域。提升创新活力,更好服务群众,正当其时。
30多年前,从中国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越过长城、走向世界”,从此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时空轮转,如今的中国正主动投身互联网大潮。我们相信,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召开两周年之际,遵循高屋建瓴的发展指引,明确网络主体的发展责任,我们就能走上网信事业的康庄大道,造福更多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