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 “从主震发生至今的202次4级以上余震中,发生于广元市境内的达55次,6.4级最大余震发生在青川县。频繁而集中的余震不断造成新的损失,许多地方山体开裂,地下水位严重下降,耕地严重损毁,当地群众已无地可种,无水可饮,无处可以建房,甚至一些地方搭建一个帐篷的平地都难以找到。根据地质专家组意见,广元安置任务极其繁重,时间极其紧迫,广元市委、市政府迅速决定,全市一盘棋,举全市之力开展安置工作……”19日上午,记者见到了一份广元当地党政写给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报告。
  尽管广元在“5·12”特大地震中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前所未有、历史罕见,给救援和灾后重建带来极其巨大的困难。但记者辗转走访多个灾区一线,看到的是,各级政府正努力采取一系列措施,而当地群众也积极生产自救,灾后安置、重建多有亮色,让人振奋!

  重建
  只要人还在,建个家算啥

  旺苍县福庆乡红光村在30多年前是一个全省都小有名气的“福地”,他们是当时的绵阳地区农业学大寨的典型,一道道梯田,满山的果树让不少外村外乡的姑娘见了这里的小伙子都要格外多看两眼。
  地震给这里带来重创。广元市地质环境监测站站长谭昌明给记者拿出了灾后第一时间他们测量的数据:滑坡长400~500米,宽200~250米,滑体厚5~6米,体积约50~60万方。灾情报告显示,这里有20户人家的房屋被埋,7人死亡,10人受伤,附近26户人家的房屋受威胁无法居住。
  站在滑坡地带的“腰部”,能看到谷底还有几个人在活动,叮叮咚咚的响声从下面传来。顺着滑坡边缘长满包谷苗的小块梯地逐步跳了下去,就来到谷底。
  40岁的邓俊英和41岁的丈夫李春贤正在泥土中破碎几个变形的水泥板,这是他们卧室正房上的盖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找出震前放在席梦思下的5000多元现金。“找不找得到说不清楚哦。房子从300米高的地方滑下来,厨房在一处,正房在一处。”李春贤对自己的行动不大自信,但这几天没啥事情,所以还是盼望奇迹能出现。这5000多元钱是夫妻俩仅有的血汗钱,其中卖了两头猪收入3500元,结了一个月煤矿的务工款1600元。
  邓俊英和李春贤夫妇此次损失了装修不错的两楼一底的楼房,价值十五六万,这是夫妇俩几年来在煤矿务工的“成果”。对于未来,废墟上的夫妻俩不悲观:“只要人还在,建个家算啥子,政府已经在场镇给我们规划了宅基地,好手好脚的,大不了苦几年。地上能长出苗,地上能长出花,照样也能长出新家。”

  扶助
  政府出措施就地解决难题

  福庆乡政府驻地距离红光村康家坡滑坡点3公里左右,乡长王万春介绍了当地的安置办法。
  站在场镇南头几块青枝绿叶的包谷地边,王万春说,紧邻场镇的这四五十亩地经地质勘测确认适宜人居,将作为红光村46户受灾群众的一个永久安置点;另一个在场镇的北端,大小差不多。“南北两头的安置点将与场镇有机结合,形成新的街道和生活区、商贸区。目前,乡政府已请人制订了安置详图,正在等待审批。”
  王万春说,在选择安置点时,县委书记邓光志和有关部门多次与受灾群众座谈,征求意见。在场镇附近安置,不仅能较好地解决群众住的问题,而且场镇还能解决大家今后的生活问题,沿街摆个摊开个店使群众的就业及生存难题也迎刃而解。目前,针对群众建房资金短缺的难题,政府正与金融部门协商,贴息为每户受灾群众安排5万元资金,用于重建家园。
  据了解,福庆乡是旺苍县灾情最重的地点之一,有27个地质灾害点的676户2598名群众需要转移安置。目前,5个点的100户需要紧急搬迁,政府正在搭建临时安置点,决不让次生灾害再对群众造成新的伤害。
  旺苍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朱世轩告诉记者,地质队专家组初步排查出全县有281处险情较为严重,威胁到2800多户农户安全,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做出决策,全部进行了临时避让搬迁,采取投亲靠友、搭建帐篷、窝棚等多种方式予以临时紧急转移安置,对转移人员发放了帐篷、衣物、食品及药品等物资,保证了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有衣穿、有病能及时医治。

  安置
  月底前无房户住进安置房

  顺着212国道广元元坝区卫子镇的一处蜿蜒蛇形的水泥公路,就到了青川红光乡县外转移永久安置的一个点:新荣村。
  一座蓝色的帐篷门口,55岁的陈福清正在吃方便面,他和妻子、女婿刚从红光乡淘龙村回来。原准备回去收割小麦,顺便再看一眼住了几十年的老院子,凌晨两点过刚到就下雨,看到老屋周围到处是滑坡、裂缝,不敢久留,几个人马上又徒步往回赶。“回到这里,就踏实了。”陈福清的女婿告诉记者,这里地势平坦,不像原来的家。
  陈福清一家是首批从县内转移出来的受灾群众。目前正在等待当地村委会分配宅基地、承包地,而当地群众对大家很友好,“开头一两天,当地的老乡根本不准我们自己开伙,全在他们家里吃。到了这里,我们的心里平稳多了。”
  陈福清一家所在的院子是村支书吴自锦家的,在几个棚子的空隙里,吴自锦正在跟几个老乡摆家常,大家有说有笑的场景很温馨。
  吴自锦告诉记者,他们村安置了来自青川红光乡的受灾群众33户139人,分布在三个社。吴自锦说,现在村里已把土地重新进行调整,腾出了相对集中的一块地准备分配给安置来的受灾群众,尽管村里人均耕地因新增的这部分人口从1.1亩降为0.8分,但90%以上的村民都没有意见。“我原以为做群众的土地再划分工作很难,但没想到大家通情达理,根本不用费多少口舌。”吴自锦笑了。
  目前,广元抗震救灾工作已经进入以安置受灾群众为主要任务的重要阶段。市委、市政府正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把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特别是解决好安置住房作为重中之重,以安置促恢复,以恢复促重建,努力夺取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千方百计加快过渡房建设,尽快完成受灾群众过渡安置。在农村,鼓励农村居民在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同时,依靠自力更生,加快建设过渡安置房或永久性住房,确保6月底前每户受灾无房户都能住进临时安置房;在城镇,加快活动板房建设基础和安装工作进展,确保8月中旬前进住。

  防次生灾害
  排除建筑物隐患防伤亡

  随着雨季汛期的到来,广元全市正严密防范次生灾害,坚决防止出现新的人员伤亡。截至6月17日,全市认定地质灾害点共2697处。全市已派出7支地质专业队伍进行逐点排查评定,对排查出来的地质灾害点划定了危险区域,设立了警示牌,落实了防治责任和监测人员,制定完善了防治预案,并对受威胁的群众采取了临时避让安置。积极开展临时过渡安置点危险情况评估,确保新的安置点不受次生灾害威胁。全市437座受损水库均制定了应急处理方案,71座高危以上水库全部落实了施工队伍。三处堰塞湖中东河口、红石河两处已基本解除险情,石板沟堰塞湖已降为低危险情堰塞湖。加强对建筑物隐患排查力度,严防受损建筑造成次生灾害。截至6月17日,全市排查建筑总数16205个。特派记者青兴海梁波罗暄青川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