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预警机制,是一种融提醒防范、动态监督和保护挽救于一体的预防腐败新机制。
    2010年,市委、市政府率先在全省建立起领导干部苗头性问题“三早”预警机制,标志着我市在有效预防腐败上翻开了新的篇章。
    三年来,“三早”预警机制建设在广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理念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历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成功的运作模式。
    三年来,“三早”预警机制建设在广元经历了由机关向基层延伸、由部门向行业延伸、由廉政向勤政延伸、由领导干部向所有党员干部延伸的探索历程,开辟了一条既有效预防腐败又最大限度保护干部的新路径。
    三年来,“三早”预警机制建设在广元始终立足“三早”抓预防、发放“三书”促整改,实现了自律与他律、“八小时”内外、事前与事中事后、纠正“小问题”与防止“大问题”四大监督相结合,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督网络。
    理念,在困境中孕育而生
    长期以来,在反腐倡廉建设惩治和预防两大根本任务中,有效预防腐败始终是制约反腐倡廉建设成效的瓶颈。大量违纪违法案例证明,一些领导干部走上违纪违法道路,都经历了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究其根本原因,一方面是干部自身心存侥幸、疏于防范,另一方面是组织上对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和载体。
    “5·12”特大地震后,随着大量救灾物资和资金源源不断涌入,一些领导干部在现实利益面前忘记宗旨、迷失方向,群众信访举报和违纪违法案件不断上升。如何做到既有效预防腐败,又确保广元加快重建、廉洁重建、阳光重建成为摆在各级党委和纪委面前的一道难题。
    面对预防腐败中的困境,7月29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预警机制的意见(试行)》。8月4日,市纪委、市监察局出台《广元市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预警机制实施办法(试行)》。两个文件的正式出台,
    在全省乃至全国首次把“三早”预警机制从理念变为了现实,从此拉开了启动实施的序幕。
    实践,在探索中奋力前行
    面对预防腐败从未涉足的领域,在全国没有现成模式和经验的情况下,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在提升中推广,从五个方面推进了“三早”预警机制的深入实施。
    建立三大制度,锁定预警内容。立足事前防范建立警示提醒制度,主要解决群众有举报、社会有反映、组织认为有必要提醒的问题。立足事中监督建立警示诫勉制度,主要解决在廉洁从政、道德品质、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立足事后挽救建立警示追究制度,主要解决党员干部违反党政纪规定但情节轻微、不够追究纪律责任的问题。
    发放三大文书,确定预警载体。对警示提醒对象发《警示提醒书》,告知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或需要注意的重大事项,要求其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解释、说明、承诺或书面答复。对警示诫勉对象,发《警示诫勉书》,要求其立即终止错误行为,并在10个工作日内上报整改情况。对警示追究对象,发《警示追究书》,指出存在问题的性质及危害,责令其在1个月内整改到位。
    创建三大机制,提升预警实效。创建预警线索收集机制,整合党内党外监督资源,层层建立起多渠道、全方位的线索收集网络,做到苗头性问题早发现。创建预警线索处理机制,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预警线索进行快速筛选、分流和处理,做到苗头性问题早提醒。创建纠错整改机制,对警示提醒情况,向所在单位党委(党组)通报;对警示诫勉问题整改不力的,转警示追究或组织处理;对警示追究问题在整改期内没有及时纠正的,转立案查处或组织处理,做到有错早纠、有错必纠。
    搞好三大结合,增强预警活力。“三早”预警机制着力于党员干部,作用于外控,着眼于防微杜渐。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着力于党政机关,作用于内控,着眼于源头治理。廉勤监督机制着力于农村基层,作用于村级组织、村组干部的廉勤监督,着眼于解决农村基层监督体制上的缺陷。始终坚持把“三早”预警与廉政风险防控、农村廉勤监督“三大机制”建设整体联动推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构建起“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预防网络。
    推动三大延伸,拓展预警空间。在预警范围上,推动“三早”预警机制由机关向基层延伸,由部门向行业延伸,建立起市、县(区)、乡(镇)、村(社区)四级预警体系,做到预警网络全覆盖。在预警对象上,推动“三早”预警机制由领导干部向一般干部延伸,由党政机关干部向国有企业、学校、医院等企事业管理人员延伸,做到党员干部全覆盖。在预警内容上,推动将“三早”预警机制由廉政向勤政、效能、作风等方面延伸,做到廉勤预警全覆盖。
    成效,在工作中日益彰显
    作为我市首创的一种预防腐败方式,“三早”预警机制的大胆探索和成功实践,贯穿了一条主线,填补了两大空白,实现了三大转变,构建了四大格局,破解了有效预防腐败的难题,给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成功的模式和经验。
    ——贯穿了“以人为本、执纪为民”的主题和“严格要求就是最大限度地关心和爱护干部”的主线,在有效预防腐败与最大限度保护、挽救干部和纠正“小问题”与防止“大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树立了标杆。三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对2286个单位和个人进行了“三早”预警,有效防止了一批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一般性问题演变成违纪违法问题,最大限度地关心、爱护和挽救了干部。中央纪委、国家预防腐败局、省委、省纪委给予了充分肯定,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纪检监察报、四川日报等数十家新闻媒体多次进行了报道。
    ——填补了“对领导干部介于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之间行为以及‘八小时’外行为的监督”这两大空白,建立起事前防范、事中诫勉、事后挽救“三道防线”,有效破解了预防腐败的“瓶颈”问题。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近三年受理信访举报量与过去同期相比下降52.2%,其中省转量、市本级和县区本级受理量同比分别下降39.3%、69.2%和48%。
    ——实现了“反腐倡廉建设从事后查处向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从单一监督向全方位监督、从制度的零散性向制度的规范性”三大转变,形成了全民参与、全民共创、齐抓共管的预防腐败工作格局。国家统计局广元调查队调查统计显示,群众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满意度达87.37%,较2009年提升11.5个百分点。在去年和今年全省两次党风廉政建设群众满意度测评中,广元连续排名全省第一位,成为省纪委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以来唯一获此殊荣的市州。
    ——构建了“以预警整合监督资源、以预警为干部澄清是非、以预警督促问题整改、以预警促进制度建设”四大良性互动格局。三年来,共为450余名干部澄清了是非,督促583个领导班子、1500余名干部个人限期改正了问题。108名领导干部主动上交红包、礼金、有价证券202.11万元。全市先后建立完善了《县级领导干部电子廉政档案》、《严禁领导干部驾驶公车和公车私用的规定》等规定460余项。
    我们坚信,随着“三早”预警机制建设的日趋完善和深入实施,必将为深化反腐倡廉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