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花广开田地间
——我市构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新格局综述

    广元新闻网记者   蒲洪旭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如果将国家比作一个生命体,农村基层组织就是构成这个生命体最基础的细胞。如何保持“细胞”的健康和纯洁,阻止恶性“病毒”的入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监督网络零盲点、民主监督零距离、群众信访零举报、合理诉求零重访、基层干部零案件”的目标,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将“廉”花种在田间地头,较好地解决了基层组织、基层干部“上级监督太远、本级监督太软、群众监督太难”的问题。
    一朵朵“廉”花散发的“清”香形成了强大的保护层,将恶性“病毒”拒之门外。
    筑“廉根”
    “五位一体”廉勤监督体系基本形成
    2010年1月,苍溪县在保留乡镇纪委的基础上,率先建立了8个纪工委、监察分局,在县纪委、监察局直接领导下履行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职能,有效破解了对乡镇党政班子及成员上级监督乏力的难题。随后剑阁、旺苍、利州、元坝等县区相继建立了片区纪工委、监察分局。
       2011年6月,剑阁县汉阳镇新场村召开了一次特殊的村民大会,村民们听到一个新名词——“廉勤委”。随后,在众多候选人中,该村5名廉勤委委员被村民们一一选出。
    被选出的委员都是老干部、退休教师和发家致富带头人,村民们说,这些人在村里都很有威望,作风正派,有他们监督村上的事务,放心得很。
    “本来我就一直被个别不怀好意的人上访,总说我在村财务收支上有问题,一开始还真的担心廉勤委给我添麻烦。”村党支部书记张建春很是忐忑,但后来发生的一切让他依赖上了廉勤委。廉勤委通过对村财务的审计,澄清了事实,让张建春甩掉了“贪官”的高帽子。从此以后,每当村上有大的事务或开销,张建春都要找廉勤委来监督。
    “廉勤委是监督干部,更是保护干部。” 张建春说。
    好的制度总是被推崇。很快,廉勤委在我市遍地开花。
    去年春天,苍溪县陵江镇白观村争取到63万余元小农水塘堰标改项目资金对全村7口塘堰进行标改,村廉勤委每天派人到现场监督施工质量和进度,并根据实际工程量进行核算,最终为村上节约资金3.5万元。
    去年11月,旺苍县三江镇花园村10名养殖户对被收的每户500元保证金提出质疑,该村廉勤委立即着手进行调查。通过调查走访,确认该镇畜牧兽医站站长尹某违规收取5000元养殖保证金后,迅速向镇纪委举报。后经县纪委查证属实,给予尹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退还违规收取的保证金。
    “是廉勤委拉近了干群关系,化解了群众的怨气。”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说,“廉勤委既是基层组织的‘宣传员’、‘监督员’、‘调解员’、‘审计员’、‘服务员’,更是政策‘解释人’、廉勤‘评判人’、诉求‘代言人’、信访‘化解人’、群众‘贴心人’。”
    廉勤委既监督了村干部,又为群众投诉找到了门路,于是,这项农村廉勤监督机制不断拓展,全市农村中小学、乡镇医院、中小企业和“两新”组织相继成立廉勤委。

截至目前,全市2667个村(社区)全部建立了廉勤监督委员会,选举产生村(社区)廉勤监督委员8016人,聘请村民小组廉勤监督员16918人;收集村民对村务及村组干部的意见5163条,向村“两委”提出整改建议2.7万条;组织开展质询8977次,督促公开事项2236项,整改事项3729项;处理农村信访3896件,化解村民矛盾纠纷6780件,避免村(社区)损失资金2800多万元。
    村(社区)廉勤委犹如根系一般,不断延伸,牢牢抓紧根基,与县区纪委、片区纪工委、乡镇纪委、村(居)民小组廉勤监督员一起构建了“五位一体”的纵向到底、全覆盖的监督体系,从体制上破解了对农村基层干部难监督的问题。
    挺“廉茎”:
    “点、线、面”立体网络布控
    针对农村基层信访和腐败易发多发势头,市纪委创新建立并联动推进“三大机制”,初步建成具有广元特色的农村基层惩防体系基本框架,从源头上破解了基层信访和腐败“难预防”的问题。
    目前,全市建立了“三通四联两倒查”群众工作机制。畅通网络诉求快渠道、领导接访主渠道、民生求助新渠道,建立起快速高效、规范有序、联动联处的“1+N”民生热线,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坚持联系群众、联系基层、联系实际、联系部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集中化解年”活动,大力开展信访大排查、矛盾集中化解工作,做到问题发现在基层,矛盾解决在一线;实行群众工作落实不力、单位该办不办“双倒查”责任制度,今年以来,13名干部因“双倒查”受到责任追究,全市解决群众信访相互推诿、应付了事的现象明显减少,连续34个月非访“零进京”、集体“零到省”。
    建立农村基层干部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预警机制,对农村基层组织、基层干部在履职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事前警示提醒、事中警示诫勉、事后警示追究,对应发送警示提醒书、警示诫勉书、警示追究书,及时发现、督促、帮助其改正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对1876个基层单位和基层干部实施了“三早”预警,督促建章立制186项,有效防止了一批小问题演变成为大问题,一般性问题演变成违纪违法问题。
    建立农村基层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做到全员排查、全域防控、全程监督,努力把廉政风险降到最低程度。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基层单位共查出各类风险点1.1万个,重新绘制工作流程5100个,督促建章立制1200多项。
    实践证明,“三大机制”联动推进,既及时化解了基层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又做到了基层干部自律与他律、“八小时”内外监督、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纠正“小问题”与防止“大问题”有机结合,构建起了立体化解矛盾和预防腐败的网络。
    在狠抓预防的同时,始终保持查办农村基层案件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处了一批安置拆迁、土地整治、“三资”管理等方面以权谋私、贪污侵占的典型案件。近两年来,农村基层立案183件,占全市立案总数的42%。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将近年查处的93个基层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拍摄成警示教育专题片,在市县电视台巡播,以案说法、以案正纪,既警示干部,又彰显党委政府反腐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开“廉花”:
    民主监督便民服务
    我市地处山区,部分基层群众办事远、办事难。于是,基层便民服务中心便孕育而生。
    目前,全市全面推进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整合乡镇林业站、计生站、农业站、民政所等“七站八所”资源,对涉及群众利益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政策咨询实行“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截至目前,全市24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已建立便民服务中心,2546个村(社区)已建立便民服务代办站。
    一些便民服务中心在规定动作之外,更是别出心裁,因地制宜创新服务群众。
    旺苍县白水镇便民服务中心结合“三农”需求,设立了以农村“土专家”、“田秀才”为主体的“乡土人才超市”,及时为山区群众提供人才技术需求信息。
    利州区泡石村村部的“阳光村务”明白墙上,涉及党务、财务、村务等10多项内容,涵盖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每月村务公开内容一上墙,就会吸引不少村民驻足浏览,这已成为村民自觉监督村务的一种习惯。
    “这样的比选制度好,谁都可以参加竞标,有些人想歪点子走后门是行不通了。”参加某次涉农项目招投标的投标者说。
    针对部分涉农项目招投标中认为操作空间大和群众信访投诉越来越多的问题,市纪委出台《广元市涉农项目随机比选办法(试行)》,真正确保了涉农项目实施中的公开、公平、公正。
    为有效解决乡镇公务消费中存在的管理不规范、使用不透明、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市委、市政府出台《规范乡镇公务消费管理暂行规定》,全面推行公务消费重大开支集体决策制、公务消费双签制、公务消费通报和报告制、公务接待统一标准制、公务用车管理和租车审批制等五项制度,从制度机制层面确保了乡镇公务消费的规范有序运行。
    结“廉果”:
    风清气正群众满意
    数据说明一切,通过一系列的创新举措,全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新格局正逐渐建立,为我市创建“廉洁城市”提供了强劲动力。
    2011年底,全市党风廉政建设群众满意综合指数得分全省第一名,较2009年提升11.5个百分点;农村信访量和立案数分别同比下降38.2%、33.3%;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基层信访和腐败易发多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满意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