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广种薄收的怪圈
——对我市油橄榄产业发展由粗放走向精细的调查

     记者   杨霞                             

     “去年油橄榄丰收,挣了10多万,今天又领到政府发的奖励补助金,这下我的信心更足、劲头更大了!”3月27日,青川县营盘乡新南社区油橄榄种植大户班德贵在全市油橄榄大户2011年度管护资金补助兑现会上接过15000元奖励补助金后难掩激动。

    对全市油橄榄种植示范大户进行奖励性补助,是市委市政府在去年初作出的承诺。当天,35户油橄榄种植大户领到奖励补助超过15万,同时,8个2011年度全市油橄榄产业推进工作先进单位也获得了奖励。

10年种植路,并非一帆风顺

    2011年,班德贵的油橄榄创下产量新高,十余吨鲜果卖出十多万元。“很多树都挂上了果子,压弯了树枝,一棵树最多能采果一百斤。把成本除开,纯收入就有将近十万元。”

    其实,班德贵发展油橄榄并不是一帆风顺。2001年,他承包200亩土地栽植油橄榄,2004年又承包了100亩。“当时根本不知道怎样管理,加之资金不足,到2005年,很多苗子都死了。”2006年,在市县林业部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班德贵对油橄榄进行施肥、修枝和病虫害防治。两年后,橄榄树终于挂果,第二年实现采果2吨多、收入过万元。

种植面积大,亩产效益低

     班德贵所在的营盘乡新南社区走过的油橄榄发展路在全市极具代表性。

    据了解,虽然目前全市已建成油橄榄基地14.5万亩,种植面积位居全国前列,但去年全市油橄榄产果仅450吨,按油橄榄现有保存面积10万亩计算,亩均产量只有9斤,按去年橄榄果每斤5元的收购单价,亩产效益仅45元,产量和效益水平很不理想的。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发展之初忽视品种选择,造成部分油橄榄品种迟迟不开花结果,更重要的是严重缺乏管理。

选种技改  最高亩产升至千余斤

    近年来,市油橄榄研究所广泛开展了油橄榄品种引进和选育科研活动。一方面,通过多年探索实践,已攻克油橄榄大枝扦插、高接换优、促花保果等实用技术;另一方面,经过科学严谨的比选试验,优选出科拉蒂、鄂植八号、皮削利等最适宜广元土壤气候特征的优良品种,为全市油橄榄产业高产稳产提供了保障。班德贵经过精心管理的油橄榄亩产达到1200斤,每亩收入可达6000元。

    班德贵说,今年除了抓紧时间进行品种改良和管护外,最大的愿望就是再承包200亩地扩大规模。

今后5年  力争3亿产值

    市油橄榄研究所负责人邓加林告诉记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油橄榄产业,2011年制定出台了《广元市木本粮油原料林基地建设规划》和《广元市油橄榄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

    关于全市下一步油橄榄产业发展措施,市林业和园林局局长龚治名介绍:“首先是要发动广大农户,走集约化经营路子,进一步加强油橄榄基地田间管理,在整形修剪、施肥、灌溉、排水、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各个环节做到位,确保早结果、多结果。千方百计加大投入,特别是要与水利、农业等部门紧密合作,加强对土壤贫瘠、干旱严重等油橄榄基地的果水配套和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同时分片区、分年度改造品种。”

    按照《广元市油橄榄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今后5年,我市将把油橄榄建成广元特色农村支柱产业。在搞好现有14.5万亩油橄榄管护的基础上,到2015年新栽植15.2万亩,使种植基地达30万亩,实现年产果达10万吨、产值达3亿元。

    在走过艰难的探索期后,相信我市油橄榄产业将走出广种薄收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