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树”在生长
——广元文化灾后重建回眸(上)

广元新闻网记者   周萱

    9月12日,记者走进千佛崖文化产业园区,高大的皂角、银杏树和一色的青石板路尽情营造着一份古朴、自然和野趣。集散中心、商业半街、戏楼、茶园尽显古色古香。在园区的庇护下,数千尊摩崖石刻造像更显庄严肃穆。距今已经有1500多年历史的千佛崖,震后三年,历经了一次次华丽蜕变。
    不只是在千佛崖,行走广元,我们无不感受到灾后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脉搏。在灾后文化重建过程中,我市将独特而丰厚的文化资源要素全面融入城乡基础设施重建、公共服务重建和灾后产业经济振兴,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文化灵魂。
    文化的力量,已深深地熔铸进广元这片神奇的土地。

精神引领
从不屈不挠到感恩奋进

    “再坚固的物质家园,在巨大的灾难面前都很脆弱;唯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家园,才是支撑人民群众擦干眼泪,坚强挺立的钢筋铁骨。”市委书记罗强话语铿锵。
    自去年6月以来,广元以“颂歌献给党·感恩奋进”为主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广元灾区百万群众歌咏活动。全市4071个单位、156万人参与活动,共组织各类演唱活动3138场。广元呈现出“时时有歌声、人人颂祖国、个个唱感恩、处处奏和谐”的生动景象。
    “唱红歌,感党恩,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家住金海湾附近的王芸告诉记者,每当她听见远处传来的激昂歌声,总会和着节拍高唱几句。
    历史不会忘记,全省首个地震遗址公园在东河口诞生,让世人见证广元人擦干眼泪、重建家园的顽强意志。
    还有枣树村人的不屈呐喊:“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
    数不清的文化记忆定格在脑海:
    震后20天举办《挺起不屈的脊梁》抗震救灾大型广场晚会;率先在全省公开出版发行抗震救灾大型画册《震不垮的广元人》;设立“广元文化奖”、“剑门关文学奖”;舞蹈《老妈妈》、电视作品《灾后农房重建》、歌曲《蜀道》等一大批优秀文化产品获奖……
    5月17日,市文化馆开办的市惠民艺术学校迎来首批学员;7月4日晚,我省唯一引进的大型现代豫剧《母亲》成功首演……
    为全力拓展群众文化的深度广度,坚持以特色文化为支撑、群众文化为纽带,构建党委政府牵头、社会各界支持的群众文化工作格局。先后组织了《震不垮的广元人》、《感谢祖国》、《祖国万岁》等大型主题晚会和主题展览活动。邀请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栏目走进广元、将军后代合唱团来广专场演出。
    仅去年一年,全市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205场,为基层送图书13.5万余册。
 
全新构架
公共文化设施提升跨越10年
    8月27日,我市灾后文化恢复重建的又一项重要成果、全国首个大型武则天专题陈列馆——女皇文化陈列馆开馆。人们徜徉于各展室间,仿佛进入到历史深处。又一扇展示广元地域特色文化的窗口自此开启。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我市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和设施设备遭到了严重毁损。“怎么办?”曾经让广元文化人一度迷茫。
    “抓住灾后重建的历史性机遇,加快构建覆盖全面、功能完善、营运高效、惠及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标确定。很快,一系列灾后重建的有力措施开始在全市展开。
    整合建设“广元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投资过亿元的标志性文化重点项目,加快实施县区“两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等一批面向基层的民生工程。我市的灾后文化重建,着力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着眼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打造文化新地标,培育全新文化业态。
    “完成文化重建后,全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水平将比原规划至少提前十年。成为设施最好、功能最全、传播最快、影响川陕甘三省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市文化体育和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仲斌告诉记者。
    截至8月30日,全市文化灾后重建项目开工总数为1355个,占项目总数的100%。其中,全市共有255个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重建项目开工,占项目总数的100%,竣工项目212个,占项目总数的83%;共39个文物抢救保护工程项目开工,占项目总数的100%,竣工项目20个,占项目总数的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