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广元,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的出生地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凤之城”。广元还有文采横溢的清代女诗人杨古雪,还有展示川北农村妇女聪明才艺的麻柳刺绣,广元更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女子独立师的诞生地……一代又一代的广元女儿巾帼不让须眉,自尊自爱、勇敢顽强、自强不息、敢于创新、勇于追求。“三·八”妇女节刚刚过去,本报记者深入我市各地探访各行各业的优秀广元女儿,聆听她们的精彩故事,见识新一代广元女儿的飒爽英姿。

    【故事梗概】丈夫因病去世,妻子并没有远走他乡,而是选择留在婆家,像亲闺女一样照顾公公婆婆,18年如一日,独自坚强地担负起整个家庭的重担,直到遇到生命中的另一半,一个同样善良的好男人。

    1981年,年方20岁的余映秀认识了苍溪县漓江镇凤峨村四组的年轻后生李如锦。李如锦是个代课老师,但除了是个“文化人”这个“优势”外,李如锦家境并不好,母亲张秀珍从40岁起就落下了严重支气管炎的病根。

    1982年春天,余映秀穿上了火红的嫁衣,在雪白的梨花树下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婚后,夫妻二人夫唱妇随,余映秀对公公婆婆也孝敬有加,虽然没有锦衣玉食,一家人也生活得和和美美。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儿子刚满4个月的时候,李如锦患上了腰椎结核病。为给丈夫治病,余映秀常常带着丈夫到省、市医院求医。而平常照顾老人、孩子的重担几乎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

    尽管有余映秀精心照顾李如锦,李如锦的病情还是越来越重。1990年李如锦瘫痪在床。1994年6月,10年长病的丈夫走向了人生的终点。临终前,他拉着余映秀的双手说:“一定要把爹妈照顾好!”“嗯!”余映秀含泪点头答应。虽然回答的只是简单的一个字,但余映秀为此付出了18年的艰辛。

    【深度讲述】因为给丈夫治病欠下了很多债,余映秀不得不从丧夫之痛中抬起头来应付讨债人。“借债还钱,天经地义。你们放心,我一定会把欠下的钱还清。”余映秀向债主承诺。随后她拼命想办法找钱,在房前屋后见缝插针种上了菜,又买回了10多头小猪来喂养;一有空闲,便到深山里去捡野菌;到赶场天,她就背着蔬菜、野菌到6公里外的乡场上去卖。就这样,不到两年,余映秀还清了6000多元的欠款。

    债务压力没了,可心头的担心更多了。公公李成枝整夜的唉声叹气,婆婆张秀珍的神情时时恍惚,常常在房前屋后转悠,李成枝的女儿曾想将父母接到她家里,但二老说啥也不愿离开这个家,离开好儿媳余映秀。苦难中无微不至的关切可以融化悲痛,老人对儿媳的依恋与日俱增。

     那时的余映秀还算年轻,人又善良能干,前来提亲的踏破了门槛。偶尔也有让她动心的人,但她想起公公婆婆,想起当初对丈夫的承诺,她不得不打消出嫁的念头。更让她心烦的是,在经济上大力支持和农忙中常来帮忙的娘家人也来劝她,哥哥的态度很强硬:“你还年轻,再找一个吧,不然断绝关系!”

    好心人将余映秀介绍给三川镇莲池村三组的樊清勇。樊清勇听说了余映秀的情况后说:“丈夫去世了,对公公婆婆还是这么好,这个人我认定了。”他向余映秀表示,“我愿陪你一起照顾二老。”就是这一句坚定的承诺,打动了余映秀的心。

    樊清勇上有70多岁的老母亲,下有不满10岁的女儿,家里只有3间土墙房。为了迎接余映秀的公公婆婆,他又专门新修了一间砖混结构的瓦房。他说:“这间房是专门给爹妈(余映秀的公公婆婆)住的。”

    李成枝和张秀珍很想和孝顺的媳妇一起到樊清勇家生活,但他们有自己的顾虑:“好多亲生儿女都不孝顺,何况这样的组合家庭呢?”李成枝的女儿李秀芳隔几天就回娘家来劝说:“你们跟去,别人怎么看我?将来他们对你们不好,不要后悔哟!”余映秀娘家的哥哥过来劝妹妹:“把他们带上,将来有你的气受。”
为彻底解除两个老人的顾虑和亲属的担忧,余映秀和樊清勇合计,决定慢慢用真情去感化他们。

    从1998年开始,由两个特殊家庭组成的七口人,开始了新的生活。这样的家庭锻炼人也教育人,余映秀前夫的孩子和樊清勇的孩子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也养成了节俭孝顺的美德。两个孩子用功读书都考上了大学,寒暑假回来,他们会特意给老人买好吃的,回到家还要给他们洗脚剪指甲,端汤送水……2005年,两个孩子相继大学毕业找了工作,第一个月的工资除了生活费全部寄回来了。他们在电话上说,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这些钱拿来安装热水器和洗衣机,让他们一年四季洗澡、洗衣服都方便。

    2009年,余映秀被评为四川省首届道德模范,2010年被评为广元市“三八”红旗手。三川镇党委书记刘一乐说,每年,三川镇都要组织报告会,请余映秀作专题报告,她的故事教育影响着更多的人。

    虽然在村里她是一个小小的“名人”,来采访的人也多,但余映秀的心态却一如既往。她说:“哪个人都要老,我只是做了一个儿媳妇应该做的事情!

    【编辑点评】不负亡夫临终托,带上公婆出嫁去。“我只是做了一个儿媳妇应该做的事。”平凡的话语总会带给人不平凡的感动,勤俭孝顺的余映秀树立了中国传统孝道的道德楷模,相信在她的影响下,更多的人不仅会“老吾老”,还会“以及人之老”。

昔日下岗女   今日商界弄潮儿

    【故事梗概】一名看似娇弱的女子,以其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韧性和敢闯敢试、精明强干的“帅才”,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历练中,一跃而成为身价数百万的“女强人”。她,就是旺苍粮贸超市总经理、旺苍超市行业领军人物——杨旭。

    【深度讲述】1972年杨旭出生在旺苍县东凡区供销社一位干部的家庭,父母都是50年代参加工作的“老商业”。1990年,杨旭高中毕业分配到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工作,当上了一名营业员。

    可是好景不长,1993年公司经营不善被迫改制,杨旭主动要求下岗。精明能干、很有商业头脑的她与从糖酒公司出来的姐姐杨军一拍即合,自筹资金在旺苍县城繁华的新华街中段租用门面,开办起综合门市部,从事化妆品、服装和小商品个体经营。经过七、八年的打拼,杨旭的门市初具规模,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为其今后进一步扩大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后,杨旭依然保持当初创业初始的那份恬淡,只是更加坚定了做大做强“蛋糕”的信心和决心,敏锐的她将目光投向当时少有人敢问津的超市行业。2000年,杨旭大胆租用了县粮贸大厦二楼临新华街的所有门面,率先开办了“旺苍县粮贸超市”,经营百货、副食等商品,为县城人民提供了超市购物的快捷与方便,同时也给旺苍县城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杨旭的科学管理下,粮贸超市以质优价廉、服务态度良好和诚实守信,受到广大顾客的充分肯定和普遍欢迎,超市越做越活、越做越大,事业蒸蒸日上。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广大群众的迫切需要,杨旭又将粮贸大厦一楼地下室悉数租用并进行了改造装修,把粮贸超市规模进一步扩大,从而率先建成全县首家大型综合超市。

    目前,杨旭的粮贸超市连锁店已达10家,位于旺苍县城的总店营业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经营范围已涉及百货、副食、文化、针纺织品,品种多达万余种,年营业额达到600万元,缴纳税费逾10万元,先后安置下岗失业人员 586人、待业人员168人、农村剩余劳动力188人。先后向贫困学生、受灾群众等社会弱势群体捐资捐物数十万元。

    旺苍县粮贸超市曾先后获得“价格、计量信得过单位”、“再就业明星企业”、“诚信单位”等荣誉,杨旭本人也曾先后被评为四川省“巾帼建功标兵”,和广元市“创业能手”、“创业标兵”,并多次荣获县“先进个体工商户”等称号。

    【编辑点评】谁说女儿不如男,杨旭从一名下岗弱女子,成为拥有10家连锁店的“大老板”,还能够先后安置下岗失业人员 586人、待业人员168人、农村剩余劳动力188人,先后向贫困学生、受灾群众等社会弱势群体捐资捐物数十万元,靠的是一种不服输的精神,靠的是自强不息的勇气,靠的是知识与智慧,靠的是发展才是硬道理,靠的是感恩回报社会的一颗善良之心。

女窗帘王   在蜀门裁剪出一道锦绣

    【故事梗概】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冲击,国有、集体企业纷纷转制或破产,大量企业员工无奈离开了他们熟悉的工作岗位,自谋出路。“下岗”这一个独具中国特色的经济名词,让一些人面临生活窘境的同时,也让另一些普通人能够重新审视自身蕴藏的能量,并在一番奋斗之后成就人生新的辉煌。在这其中,不乏大量不让须眉的优秀广元女儿,张桂英就是其中的一位。从下岗女工,到拥有多家窗帘王连锁店的女老板,张大姐实现了一个创业女人的华丽转身。

    【深度讲述】1995年,张桂英进入丈夫王成海工作的朝天区通用机械厂上班,虽收入不高,一家人也还算吃穿不愁、幸福美满。

    1997年7月,通用机械厂经营不景气,宣布破产,张桂英和丈夫一起下岗了。上有老,下有小,面对生活压力,一度时期张桂英的情绪十分低落,但想到今后生活和整个家庭,张桂英又迅速振作起来,并开始寻找一份自己适合的职业。

    考虑到自己自幼喜欢缝纫制衣,对制作窗帘算是有一定的基础,丈夫又是机械厂搞机械的,对窗帘的安装也不成问题,于是张桂英决定开一家成规模的窗帘店,抢占朝天市场。

    无启动资金,就向亲朋好友借贷。东拼西凑了七八千元,1998年,张桂英在朝天场镇租用了1间20平米左右的门面,正式开起了自己的窗帘店铺。

    创业经验不足,发展速度非常慢,一年之后年终盘点,扣除房租和税费成本外,张桂英的窗帘店铺基本没赚到钱。

    通过认真总结,张桂英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朝天区市场上窗帘的品种及款式层次风格缺乏,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正好在2006年,朝天区就业局开办了“SYB”创业培训,张桂英报名参加培训,系统学习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理清了创业思路,增加了创业能力,提高了创业信心。培训后,张桂英奔成都、飞广州、赴深圳,全面系统地考查了大城市窗帘市场,再次深入学习了窗帘制作、款式设计、面料搭配等专业技术,并掌握了更多更优的进货渠道。  

    返回朝天,张桂英大胆举债扩大了店面规模,增添了加工设施,并实施现代企业管理,以优质的服务和产品来获取顾客的信任。目前她的事业,已经进入月平均收入近十万元的稳健发展状态,生意蒸蒸日上。

    16日下午,记者一行来到了位于朝天顺意商城二楼的朝天窗帘王总店。总店占地三百余平方米,店内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窗帘,记者大概清点了一下,花色款式超一百余种。

    匆匆赶回的张桂英向记者介绍,现在企业实行店长负责制,自己只负责款式设计和技术指导,有了更多的时间考查市场,谋划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不,我这才从广元、沙溪坝考查回来。合适的话,把我们朝天窗帘王做到广元、剑阁等地去。”张桂英信心满满。

    从最初下岗的彷徨与无助,到实现事业有成的自信和充实,张大姐完成了她人生的一次华丽转身,“诚信做生意、执着干事业”就是她成功的法宝。

    【编辑点评】下岗不失凌云志,巾帼创业天地宽。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广元女儿。她们美丽温柔,她们也坚强自立,她们有见识、有胆略,充满自信,她们自力更生、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用智慧在竞争激烈的商界争取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张桂英是其中一员,而她的创业故事,也必将激励更多的人。

    延伸阅读

    广元因她们而美丽

    武则天给广元这块古老的土地带来无数美丽的想象,广元女儿的知名度因此闻名遐迩。走进今天的广元,走进今天的广元女儿中,你会发现,广元女儿的故事今天更丰富更更精彩。听了她们的故事,读了她们的故事,你也会有如此感慨:俱往矣,数风流女儿还看今朝。

    今天本版推出的3个女性人物,仅仅是广元千千万万女性中的代表。她们很普通,她们很平凡,但她们的追求与努力却体现着不平凡的精神,她们是建功立业的典型,她们是自强不息的典型,他们是道德模范的典型。除此外,还有更多的典型可圈可点,可歌可泣。

    母爱是一个提起来就激动的永远话题,广元也不乏伟大的母亲。一家破产企业的生活区内,住着这样一对母子,母亲年过70,儿子年近50,但儿子一直瘫痪在床,靠着母亲几十年如一日的精心护理才活到今天,至今,这个家还靠白发苍苍的老母亲艰难地支撑着。

    广元也不缺敢于担当政治责任的女性。记者曾认识一位担任副县长的女性,教师出身,分管文教工作。她对工作认真负责,事必躬亲,结果积劳成疾,英年早逝,让无数人为她感动。朝天区两届团委书记都是年轻的女性,把团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基层中的女书记、女乡镇长、村支书、村主任数不胜数,她们在发展地方经济服务民生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正因为有了千千万万这样的女性,广元变得更加年轻漂亮,更加朝气蓬勃,更加生机盎然,更加美丽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