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4日专电(记者金小茜、张辛欣)冻雨冰封黔湘,数万人被困路途;最北省会城市哈尔滨持续降雪逾10天……元旦期间,雨雪冰冻天气搅扰了我国大部地区百姓的新年出行。对于日益临近的春节返乡高峰,气象专家提醒,应重视极端冷事件灾害防御,确保公众平安出行。

    新年伊始,大范围的雨雪冰冻天气引发公众对极端天气的关注。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日前曾表示,2010年是近十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强度和影响最大的一年。

    而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正在呈上升趋势,强度增强。

    中国气象局分析认为,今冬以来的气象灾害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入冬以来,北半球极地大气环流出现明显调整转换;二是1951年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的拉尼娜事件,对全球及区域气候持续异常产生重要影响;三是进入2010年12月以后,西伯利亚高压系统出现明显增强过程,形成多次全国性的冷空气。

    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到2011年2月,我国气温总趋势将较常年同期略偏低,冷暖变化幅度较大,将呈现前冬暖、后冬冷趋势,部分地区不排除出现区域性低温和阶段性强降温过程的可能。

    一年一度的春运即将到来,面对变幻无常的天气,人们不禁担心,今冬是否会再现雨雪冰冻灾害?我们该如何避开极端天气带来的不便?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周兵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大气环流形势与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期间的大气环流形势有很大不同,发生2008年那样的雨雪冰冻灾害可能性不大,但是防御极端冷事件,确保春运顺利进行仍然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气候专家建议,当前,应高度重视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极端冷事件灾害防御。把防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作为确保春运顺利进行的重点工作之一,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完善面向部门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以充足的准备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性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