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12”特大地震让青川工业经济发展损失惨重。青川克服诸多困难,一手抓恢复重建,一手抓生产自救,发展逐步步入正常轨道,复产达产呈现良好势头。记者昨日获悉,截至10月底,震前23家规模以上企业已有21家恢复生产,规模企业复产面达91.3%,川珍实业、青云上锰业等11家企业生产能力达到并超过震前水平。1至10月,工业实现增加值1.83亿元,同比增长21.5 %,增速比上半年提高6.5个百分点。

    发展形势严峻,却面临四大机遇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该县电解锰、硫酸锰、天运金属、山东高速等企业订单明显减少,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去年地震和今年“7·16”洪灾对该县工业生产力摧毁严重,工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该县工业总量小,完成目标进度较差,在全市和10个极重灾区县中排位靠后,工业发展面临形势严峻。
    形势严峻,但该县工业经济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宏观政策机遇上,国家正实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调控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政策措施,对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将起到重要作用。在结构调整机遇上,发展格局正发生重大变化,为该县整合资源要素、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了契机。在灾后重建机遇上,国家出台的灾后政策对企业恢复重建和技改扩能、升级改造是一次好的机遇。在浙江援建机遇上,浙江省委、省政府、浙江援建指挥部高度重视产业重建工作,省指挥部已经拿出2亿元资金援建广元川浙合作产业园,安排1500万元支持工业企业恢复生产,安排2660万元支持青川农副土特产品进入浙江市场,杭州指挥部安排2500万元资金援建黄沙产业园区,宁波指挥部安排3000万元援建黄坪生态食品产业园。

    对症下药,突破困境
    该县在工业布局上,突出“一区多园一重点”的思路,调整“一个中心,一个重点,两个辐射地”发展空间布局,即以竹园经济开发区为中心,着力打造黄沙、塔坝、东坝三个产业园,发展以矿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化工、冶炼和建材产业;以川浙合作产业园为重点,打造产业转移集中区,发展纺织、建材等产业;以黄坪生态食品产业园和木鱼特色农产品产业园为两个辐射地,辐射生态食品加工、林板产业、绿色食品和有机水产品加工业。
    该县在抓好复产达产的同时,立足生态农业和矿产两大资源,借助于浙江对口项目援建,壮大现有企业,嫁接改造县城搬迁企业。按照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标准打造竹园经济开发区,建成黄坪生态食品产业园区和木鱼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区。到2015年,全县工业园区经济总量占全县工业总量的90%以上。
    该县立足特色农业资源,围绕“茶叶、畜牧、油橄榄、山珍食用菌、水产、核桃”六大农业产业,抓好农产品深加工。以川珍实业为龙头,深度开发食产品加工。以福建武夷山友青公司为载体,发展三锅食用菌产业基地及深加工;以白龙茶叶为主领异地搬迁重建,打响“七佛贡茶”知名品牌;以白龙湖水产公司为龙头,壮大水产养殖和深加工,使其水产及深加工销售过亿元;以蓉成制药为龙头,发展中药材深加工,使其销售收入过亿元;以蜀北橄榄油公司为龙头,发展橄榄茶、橄榄苦甙等产品。
    该县立足矿产资源,深度开发矿产品加工项目。在矿产品资源转化上,围绕做精锰产业、做强硅产业、做大石材产业、开发铝产业和油砂为发展方向。2012年延长锰产业链使其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逐步建成竹园油砂工业园,在“十二五”末形成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大型油砂工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