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某IT企业校园招聘宣讲会上,大学生现场反应激烈。但记者了解到,有些大学生并未仔细思考自己是否适合这些岗位。 实习生 鞠焕宗 摄
应届生职业发展路线不清、自身能力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等是失业主要原因
近日发布的《2009年北京市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北京市200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失业或离职量最多的十个专业失业人数占了本科失业量的44.0%。一些看似“热门”专业的学生,却成了失业大军的主体。专家认为,职业发展路线不清晰,专业能力与要求不匹配等,是造成离职率高的重要原因。
十专业失业量占44%
近日,麦可思研究院在京发布《2009年北京市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报告指出,北京市2008届本科毕业生的半年后就业率为88%,较上一年明显下降。其中,毕业半年后失业量最多的十个专业失业人数占了本科失业量的44.0%,法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5专业同时也是上一届失业最多的专业。该报告的调查覆盖了北京市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中的93所,本市2008届大学毕业生6214人,在北京市就业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9444人。
教育专家指出,法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连续两年失业最多,这主要由于高校在热门专业上的盲目设置与扩招,造成供大于求所致。
求职心态影响离职率
同时,部分专业半年后失业量较高,与大学生求职心态有关。找工作时对自身能力和兴趣没有清晰认识,对要从事的行业和岗位没有大体了解就匆忙应聘上岗;对可提供薪酬寄予很高期望,知道实际薪酬后有一定失落感而毁约。
记者了解到,今年校园招聘中,IT业虽然是招聘大户,但因计算机专业学生基数较大,因此形势也不容乐观。智联招聘数据显示,8、9月中竞争指数排在第一的是网络管理员,268个人竞争1个职位。智联招聘职场顾问郝健指出,计算机技术本身日新月异,如果自身学习能力不强,很可能因不能适应工作节奏而被淘汰。此外,由于IT、互联网行业发展很快,学生希望通过跳槽提高薪水和福利,也促使很多学生半年后离职。
从今年的校园招聘看,文科类专业,如企业管理、经济学、工商管理等招聘的岗位较少。但除制药业外,其他行业销售岗位对专业要求不严格,如互联网、机械制造类行业,对销售职位的专业没有太多限制,在某种程度上给文科提供了岗位。前程无忧校园招聘高级项目经理杨镭分析,管理类专业学生找工作时竞争力不强,申请的职位与专业不相关,再加上职业发展路线不清晰,专业能力与要求不匹配,是造成离职率高的重要原因。
■ 离职个案 兴趣比专业对口更重要? ●崔婷婷,女,23岁,2008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去年4月,当同学们还在为找工作忙得焦头烂额时,崔婷婷已经签约了一家软件公司。入职后月薪3000多元,虽然算不上丰厚,也还能保证生活。然而,工作不到半年,崔婷婷就提出了辞职。原因是自己不愿意每天面对数据、代码,不断地找问题,不断做测试。这让她感觉很乏味、辛苦。 当记者问她,既然不喜欢这些工作内容,为何还会选择计算机专业,并且接受这个工作时,她回答:“当初是父母觉得计算机专业容易就业,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挺高,所以自己在学校学得也很认真。但工作后,想到天天要干这些,有些受不了。我还是想找找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是专业对口。” 谈及以后的打算,崔婷婷表示,她希望能更多地与人打交道,这也是自己的优势所在。所以,可能会寻找咨询、市场方面的对外工作,而这段时间,主要用来调整和充电。“学习了这么长时间,现在扔掉确实有些浪费,但我知道很多成功的人,也不是在所学专业的领域有所作为的,现在调整还为时不晚。” 辞职考试,背水一战 ●于淼,女,24岁,2008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法学专业 现在,于淼正在家里等待“宣判”:司法考试成绩。这个成绩对她至关重要。 6月,为准备司法考试,于淼从刚工作不满一年的公司辞职了。去年刚毕业时,于淼报了司考,但因为奔波于一些事业单位的考试面试,没有静下心来准备。但那段时间的奔波并没有换到一份她期待的稳定工作。而同时期闭关备考的同学却大多通过了司法考试,这让她后悔不已。 于淼退而求其次,找到一家公司做法务助理。每天草拟、修改合同、文件。她认识到,助理是个吃青春饭的职业,而真要想在法律职业上有所发展,没考下证书,很难有作为。 于是,她决定继续准备司考。但工作与复习发生了冲突,一方面,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占用了很多时间,计划不能按期完成。另一方面,每天对着电脑,回去再看书,眼睛也吃不消。“我并不是特有悟性的人,网上说两三个月在职通过司法考试的方法并不适合我。”考虑再三,于淼向公司递交了辞职申请。 对于失去的工作,于淼也并非没有遗憾。“现在就业很难,法律专业更是如此。要么考下证熬上几年成为律师,要么转行。” |
■ 原因分析
产业结构及过度扩招造成失业
●王伯庆,西南财大特聘教授,麦可思创始人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低技术含量的产业结构,这些行业需要的劳动力是低薪工人,而不是大学生。近几年我国经济以高速增长,但这些增长是依靠低技术的劳工实现的,对大学生的需求有限,特别是工商管理类专业。
部分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次要原因是,供大于求的专业盲目扩张。我们的调查表明,2009届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有约44.0%的失业人数集中在少数的10个专业里,我国有500多个本科专业,说明这部分专业确实是严重过剩了。但部分学校为了能扩大办学规模,还是通过各种渠道来争取设立这些专业,如工商管理、法学、计算机、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会计等。学生花很多钱读书,最后找不到工作。当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产业的需求也是原因之一。
薪金与预期产生偏差
●范晓军,东方汇佳学堂副校长兼首席培训讲师
半年后失业量较多的这几个专业均是学生填报志愿时最喜欢选的专业,因为大家都认为法律、管理、英语、计算机等专业日后找工作容易,是高薪专业。很多学生不管自己的兴趣、特长就选择了它们,造成了这几个专业供给过剩,学生素质、能力参差不齐,很多学生艰难毕业;等到工作时,才发现自己的能力远达不到公司要求。
企业也因为这些专业的人才供过于求,而降低薪金,这和学生的预期薪金产生很大偏差。有的学生虽然薪资还满意,但天天疲于不感兴趣的工作,只好再择业。
■ 求职心态
“钟情”北京型 对就业地域期望不完全合理
在校园宣讲会上,记者遇到很多从外地赶赴北京的大学生。虽然相对北京高校的学生,他们感觉到了竞争的压力。但“北京的机会更多”,“希望能在北京生活,不愿意再回到小城市”的想法使得他们在择业时将北京作为首选。
《2009年北京市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北京2008届大学毕业生最愿意去的是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最不愿意去的是区县和地级城市。一些北京本地生源表示“费力地考上北京的学校,不留在北京不是前功尽弃了?”
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大学生并不是贪图大城市的享乐,主要缘于大城市机会多,他们渴望成功。
点评:从就业城市类型期待来看,北京市2008届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地域的期望不是完全合理的。中等城市和大城市的两家公司,给出相同的薪酬,很多学生还是会选择大城市的公司,这无可厚非。但他们没有考虑到大城市不断攀高的生活成本,以及日益激烈的竞争带来的机会的稀释以及发展空间的挤压,使得一般高校、单枪匹马的年轻人很难在大城市站稳脚跟。因此,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地域的期望值有待于进一步理性,家乡、中等城市等都可以纳入考虑范围。 (王伯庆)
随时冲锋型 企业不欢迎没做好准备的人
虽然距离毕业时间还有大半年,薛景然已经进入一级备战状态,每天赶赴不同的校园宣讲会,并向几十个公司投出了简历,岗位涉及企划、行政、销售、市场等,只要是对专业没有严格限制的公司,她都会去尝试。用她的话说:“宁可错投一千,不可放过一个。”薛景然的说法道出了很多同学的心理。采访中,有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公司的校园招聘会上,经常有同学连职位都没有看清就挤过来投简历,并且把职位由高到低投个遍。
点评:根据我们的调查,现在不少大学生还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有时一个学生能有近10种应聘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简历,没有明确的求职意向,更不会有什么职业生涯规划,这也是大学生频繁跳槽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样的学生企业也很不愿意接受。建议大学生求职,要有自己明确的求职意向,并做出职业规划,这样才能朝着既定目标完善自己,才能将个人发展融入企业发展。 (范晓军)
啃老到底型 自我能力是就业成功的关键
“真是生不逢时,赶上了最难找工作的两年。”“家里人正在到处拖关系,在等消息呢。”面对近两年就业难的形势,一些大学生感到恐惧,有的大学生则干脆将自己的就业压力转嫁给了父母,寄希望于父母找关系解决。“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的说法早已被奉为真理,优越感和不平衡感充斥在不同家庭环境的同学之间。
点评: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很严峻,但这些都是改变不了的,能够改变的是自己。能力才是决定求职成功的关键因素,才是企业最看重的地方,大学生求职千万不要完全寄希望于家长,做“寄生虫”。(范晓军)
骑驴找马型 可能影响本人诚信
记者见到陈威时,他刚刚从一个IT公司的校园宣讲会中走出。“来参加这个公司的招聘,只是为了多一个选择。我的首选还是公务员,其次是事业单位和国企。”陈威表示,考公务员和现在参加的企业招聘并不矛盾。“公司正式录用应该是在知道公务员考试成绩之后。即使到时已和公司签订协议,也可以毁约,只要付一定的赔偿金就可以。”
他认为,骑驴找马的策略并非用在工作之后,在找工作时同样适用。“先获得一个职位,再去寻找更好的工作。这时的成本比工作之后再换要低很多。”
点评:考公务员对大学生本身是一个机会,但需要做好权衡取舍。公务员毕竟是百人争抢一个岗位。首选公务员,兼顾事业单位和国企,最后考虑私企,这种做法虽然稳妥,却可能因为要照顾过多而使得精力分散,错失机会。另外,抱着考上公务员就毁约的心态,对本人诚信有减分。如果企业了解到这种想法,一定不会优先考虑。 (杨镭,前程无忧校园招聘高级项目经理)
■ 求职提醒
追“热”前审视自身
●郝健,智联招聘资深职场顾问
追潮流走没有错,但要注意,自己是否有优势。如果确实具有这方面优势,即使竞争激烈也要去争取。如果没有优势,要保持冷静。求职前要和业内人士聊,了解这个行业发展情况和前景,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毕业3-5年内,薪酬不是第一考虑因素,前途最重要。
一旦追风,追到后不能因为后悔而很快辞职。建议大学生先积累一段时间看,有可能开始不喜欢某个工作,然后就产生兴趣了。或者可以在企业内寻找内部机会,考虑在这个行业里内部的转岗。同时在工作中还要不停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提升工作技能,符合企业要求。
做好跨专业就业准备
●熊丙奇,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应正确分析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不要被热门的假象所迷惑,导致就业定位发生偏差;在“热门”专业的就业竞争中,个性与特色十分重要,因此要在择业准备中突出个性和针对性;“热门”专业学生要准备跨专业就业,一般而言,当下的“热门”专业主要是工作环境不错,但竞争也很激烈的专业,一些热门专业学生不愿意放弃“热门”,这也导致了他们的就业难。 (记者 许海)
■ 热门专业分析
技术类专业需求大
记者从北京部分高校了解到,目前IT、互联网、通信等行业依然是校园招聘的热门需求企业。国家对基础设施关注度高,机械制造、土木工程、工程类岗位对新人需求旺盛。制造业回暖,汽车、机械相关企业提供岗位较多,尤其是国有企业加大了招聘力度。
从专业看,理工类职位提供量较多。如与IT研发类职位相关的计算机专业,与基础设施相关的土木工程专业,与机械制造相关的工业造型、机械专业。文科类,如与金融类部分岗位相关的经济、金融、国际金融、贸易、法律等专业。
银行业中,国有银行招聘力度加大,民生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近期均发布了校园招聘职位。
通讯技术登上职业需求前十
今年3G人才已成为炙手可热的紧缺型人才。记者从各招聘网站的数据发现,通讯技术首次登上职业需求排行榜前十。在应届毕业生薪酬待遇方面,通讯技术专业大学生入职薪酬在5000元左右,也算是“高起点”。
中兴通讯近日启动2010届校园招聘,在全国20城、43所重点高校的招聘也将随后全面拉开帷幕,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优秀高校云集的高校所在地。
作为3G技术人才的需求“大户”,移动、联通、电信三家运营商方面均表示,今年销售、业务上人才招聘顺利,但3G网络技术上人才严重紧缺,招聘成功率不足六成,尤其是信息安全保证及移动通讯保障两方面。
3G门户网今年首次面对清华、北大等高校进行大规模招聘,约100人的招聘计划中,通信、电子专业的技术人员占了70%以上。
■ 校园招聘宣讲信息
宣讲企业
地点
11月9日
尚德电力 清华大学二教401
上汽通用五菱 清华大学
长安汽车 北京理工大学七号楼报告厅
金光纸业 北京大学北阁信息发布厅
11月10日
CTI华测检测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就业中心培训室
大唐软件 北京邮电大学教四楼203室
凯捷 清华大学西阶梯教室报告厅
丹佛斯 清华大学二教401
搜狐畅游 北京大学秋林报告厅
立邦涂料 清华大学二教403
11月11日
泰康人寿 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
企源科技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伟伦楼
步步高生活电器 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食品学院223教室
兴唐通信 北京邮电大学二教240室
11月12日
天正集团 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
11月13日
东风本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厅
海尔集团 北京理工大学7号楼报告厅
11月15日
德国科德宝集团 清华大学第二教学楼
11月16日
东方证券 北京大学就业中心信息发布厅
益海嘉里 中国人民大学就业中心419
东芝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如心报告厅
(以上信息如有变动以实际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