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园区与它的富民梦想
——川浙合作产业园见闻

记者   桂兰    实习记者   蒲洪旭 实  习  生  李靖

    一个成功的园区是产业的孵化园,也是富民的孵化园。川浙合作产业园无疑就是这样一个园区。昨(5)日,在川浙合作产业园首批企业竣工投产第二天,记者慕名来到该园一探究竟。

    “随着首批两家企业投产,其余8家企业即将相继投产,届时,1万人就业将会带动1万个家庭啊。”市政府副秘书长、广元经济开发区党委书记张家献豪情满怀地向记者透露将来不久的愿景。记者行走在宽阔的园区里,工人、汽车出出进进,一派忙碌景象,一个蓄势待发的富民园区扑面而来。


    毕满川家住袁家坝嘉陵村一组, “一年前,那里就是我的家,当时我们一家还靠天吃饭呢,农忙时经营打谷机挣点钱,如今的我可不一样了哟,在园区做起了管理工作,一个月收入千余元!”老毕指着园区右侧一块正在平整的场地眉飞色舞,有些“指点江山”的架势。他告诉记者,“以前又苦又累一亩地一年还赚不到1000块。这次拆迁,政府给我家房子和土地一共补偿了几十万元,我家现在添置了新电器,再留点钱给孩子上大学,我这一辈子就吃了没文化的亏,一定要让孩子们好好读书,长大后找个好工作。”

    在园区,像毕满川这样的农户不是少数,据介绍,袁家坝嘉陵村一、二组就有一百多户。“我那两个侄子,以前在浙江打工,如今用打工挣的钱和房子拆迁的补偿款买了大货车在园区拉土,通过车滚车,现在两兄弟都有6辆了。人家的车子还是雇人开哟,自己当起了老板,每天就是开着小轿车去茶楼谈业务,我们一大家人日子越来越好了哟!”老毕越说越兴奋。


    园区拆迁户张万秀,今年60岁,有着43年党龄的老党员,见记者采访,主动要与记者“摆一会”,“我这个人说不来假话,就要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生活发生了天大的变化。我家房子有600多平方米,拆迁得了补偿,再加上土地补偿,我们一家人以前想都没有想过我们会有这么多钱。我儿子准备用这笔钱修了房子后,剩下的钱就让我媳妇做点小生意。” “听说过几天社保局的还要上门来给我们办保险,政府一次性补贴9600元,让我们这些踩了一辈子黄泥巴的农民到老了也能像城里人一样领养老金呢。”“等到园区的企业全部投产后,儿子就回来找个工作”,张万秀贴着记者耳朵故作神秘地说。

     张大姐也规划好了自己的未来,“等园区建好后,我和老伴就在园区扫扫地、花园扯扯草!”


    碰到小王时,正是午饭时间,工人们三五成堆的就地开饭,热情的小王与记者聊开了,“我家就住在仕农村一组,离这里不远。今年7月从浙江回来后,我就在园区工作,现在不太想出去了,外面学到的技术回到这里刚好能用上。在这里打工一个月也有3000多的收入,虽然没外面挣的钱多,但是相对消费低点,还可以照顾父母,我觉得还是回来比较好。而且现在园区建设跟外面没有区别。”小王满怀信心。


     川浙合作产业园作为我市灾后重建的标志性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实行基础建设与企业入园同步推进,实现了一年内2个项目建成,再次创造了“广元速度”。 广元经济开发区主任蔡邦银这样评价园区的发展。

    “在园区建设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坚持少讲干不成的理由,多找干成事的办法。争分夺秒、夜以继日、超常工作。接下来我们将加倍努力,力争到明年底,完成投资25亿元,入园企业30家,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税收1亿元以上,安置就业1万人以上,全面实现‘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蔡邦银说。

    我们相信,川浙合作产业园让1万个家庭每月至少增加1千元以上的收入目标不久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