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阅览室里,最近新进了若干高考指定要考的名著,同时也撤走了不少名人传记、现代新诗和科普类图书。学校的考虑是“阅读要与语文高考紧密结合”,起因是江苏省的文科考试现在增加了十部名著的阅读检测,而高考题早已不再考现代诗歌,连高考作文都不准写诗了,这样,也就理所当然地要对学校图书作出相应调整。
由此让我想起不少人总是要求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些“明确的”、“有效的”指导,不要由着学生“瞎读”或“乱读”;也曾见过有些学校要求阅读指导课一定要与考题中的现代文分析与古典诗歌鉴赏题的训练密切联姻,否则,阅读课的效益就是没有明显地发挥出来,这样挤出时间开设的阅读课倒不如用来在教室里讲题做题了……
作为学校,作为学生,在现行的中高考制度面前,要阅读服务于考试,有利于得分,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急功近利,过于追求这样的“效益”,让课外阅读带上明显的指归性,甚至打上强制性色彩,效果恐难如愿。
我们知道,课外阅读是课内学习的补充、扩展与延伸,但又不尽然。因为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心灵成长史。课外阅读更多的作用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其情感世界,提升其做人的层次。特别是人文学科,读者沉浸其中,在接受其情感熏陶、思想感染和品质培养的同时,也就直接间接地、有意无意地牢牢掌握了所谓学科方面的纯知识点。如果只是为了知识点的把握,为了某几道考试题而去作这样的功利指导,会让学生感到阅读不是心灵之旅,不是精神享受,而是一项任务,一种负担,甚至是痛苦。弄得不好,还会败坏学生课外阅读的胃口。
有过大量阅读经验的人都能体会到:人,只有在没有太大压力,心理较为宽松的情境里,才能潇洒自在地走进书的世界,才能饶有兴致地与文字交好结缘,也才会与故事情节一起沉浮,与书中人物产生共鸣。当孩子对某一类书籍、某一种文体有了浓厚兴趣之后,他就会全身心地扑进书的海洋,不知不觉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点,从而也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记得著名学者、作家张中行先生这样介绍他的阅读习惯:看任何书都不是正襟危坐,企图有所发现,而全都是躺在床上翻阅,无论是消遣娱乐的杂志,还是专业的论文著作。他说,有了身心的彻底放松,无拘无束,对所读之物也就可以取舍有度,细加品味,反复咀嚼了。
明乎此,就可以知道,在课外阅读这一问题上,其实急不得,也是没有捷径可走的,那种追求与教学、试题直接挂起钩来的“指导”,常常欲速不达,还是少些为好。
当然,这里强调淡化阅读的功利性,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可以不管不问,听任其兴趣自由发展。只是想说明,我们的阅读指导要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读书欲上下功夫,高涨其嗜读热情,而给的框框条条不要太多。学生喜欢读诗歌还是小说,喜欢读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大可不必扬此抑彼地给予干涉,甚至作出硬性规定。当阅读的图书品类杂了,视野也就开阔了;阅读的良好习惯形成了,学科知识点的掌握也相应丰富扎实了,慢慢地阅读水平会产生质的飞跃。(卞幼平 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