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董倩:

  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今天我们的节目关注两件发生在校园里面的新闻,但是这两则新闻所引发的关注和讨论,却远远超过了校园的范围。

  首先来看第一件,在广东佛山有一所高中,要求学校里面所有的女生不能留长发,一律剪短。如果你要留长发,对不起,就不能留校,如果留校就必然不能留长发。一件这么简单的小事情,怎么就会变成一个两难的选择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解说:

  这30名女生是佛山市禅城实验高级中学的高三音乐班学生,昨天下午上课时间,她们被校方挡在了门外,原因是她们的头发不符合学校的规定。学校要求她们不剪成短发,就不许进学校,甚至通知保安,如果有人进来,就报警。

  学生:

  他说我们剪了(头发)校风就回来了,以我们剪头发作为校风的标准吗?

  学生:

  可是头发的长短,不可以用来衡量学校校风的标准,一个学生的素质,难道剪了头发,就是校风的好吗?

  (短片字幕)

  一个多小时之后,学校德育处张主任走出校门,让记者进入学校的会议室接受采访,并允许所有同学跟着进入学校来到会议室……

  学生:

  你们千万不要听那些校长、那些主任乱讲,我们所讲的全都是真实的,我们没有办法才找你们。

  佛山市禅城实验高级中学德育处 张主任:

  开学第一周,我们已经进行了仪表检查,她们在座的都是已经登记了不合格的。

  记者:

  什么不合格呢?

  张主任:

  头发长,因为我们学校有规定,上个星期五发了一份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已经同意,那学校也必须要执行自己的观点。

  记者:

  然后你们就不让她们进学校?

  张主任:

  没有啊,今天下午我们让她们做出一个选择。

  记者:

  他们说,保安说,如果她们进了学校就要报警。

  张主任:

  今天上午校长来跟她们谈的时候,叫她们选出三个选择,一,按学校规定(把头发剪短)。二,停学。三,转学,退学还是转学?

  学生:

  转学。

  学生:

  退学。

  张主任:

  你看她们这些同学,刚才给我写的所有的答案是什么,不剪发,不退学,那么就是停学,她们自己选择停学。

  记者:

  那如果停学的话怎么办?

  张主任:

  如果是停学的话,我们还有一份相应手续过去。

  记者:

  但是你们不能这样子,一下子就把她们赶出去?

  张主任:

  没有,她们自己整顿,今天上午就整顿了。

  学生:

  你是赶我们出去的。

  张主任:

  没有,只是整顿。

  记者:

  你们是整顿,她们站在学校门口就是整顿?

  张主任:

  就是整顿,他们这方面没有去整。

  记者:

  去哪里整?

  张主任:

  头发长要去剪啊。

  记者:

  去外面把头发剪掉,不剪掉就不能进学校。

  张主任:

  不上课的。

  学生:

  没有办法沟通,多次威胁我们,用退学、档案,怎么说都是按他的说,全部按他的做。

 解说:

  这是我们在该校网站上找到的一段,关于学生发型的规定。女生发型标准为短发、刘海垂下不过眼眉,后不过肩,不可散乱不整理。根据我们得到的最新消息,30名女生今天上午再度被叫到德育处进行教育,暂时恢复正常上课。但校方仍然要求她们必须剪发,将于国庆假期前复查。

  主持人:

  岩松,你认同这几个女孩子对于坚持留长发的这种要求吗?

  特约评论员 白岩松:

  就是好多事情,好像我们会单方面地去说哪一方面的错,但这件事情的时候,整个今天一天我都感觉非常复杂,因为从双方面去看的话,似乎都有改进和去改变的这种空间。我们先来说学校,其实从学校角度来说,也是这件事情发生之后,评论给予了很多批评,包括认为学校好像做的可改进的空间更大。那我们来看一个教育部颁发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你看对类似这样的行为教育部的规范是什么。“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染发,不烫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请注意这两句话,“男生不留长发”,那这句话给我们的想象空间是不是女生是可以留长发的,要不为什么单有这句话。而女生不能做什么呢?是不能穿高跟鞋。好了,那从这一个因素来看的时候,就是说这所实验高中它制定的规范是严格于教育部颁发的中学生规范的。

  主持人:

  没错。

  白岩松:

  这是第一个是不是它有需要改进的空间。第二个需要改进的想法是,为什么要用停课这种行为,有没有更好的一种方式。在这三种选择了,还有没有第四种选择。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女同学留起长发了是一个过程,为什么已经到这样一种结果的时候,才有了一个强行要求她剪发的结果。如果要有第四种过程,这个协议是大家很早就商量着定下来的,然后在她头发长起来的过程中,就用其它的方式,更柔和的方式,使不至于出现这样一种僵化的结果。所以我觉得学校还是有改进的空间。

  主持人:

  这事到现在,双方都有点下不来台的意思,如果说学校要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这时候学生说,我留长头发我又没碍着学习,这学校应当怎么做,双方好下台。

  白岩松:

  对,但是就在说完学校应该改进,而且好像更大的比例我们应该把这个棍子似乎打在学校身上。但是换一个角度去想,我倒想这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在学校里头对学生的权利和自由已经谈得太多了,是不是有的时候会到了有点矫枉过正的地步。

  主持人:

  为什么要这么说?

  白岩松: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比如说当这些女同学提出她要留长发的理由的时候,突然觉得看到了某些不合理性,她说她们是音乐班的,据她们的师姐讲,留长发更容易给将来的面试的考官留下好印象。可是查遍了这样的规范,没有所谓的留长发印象分的感觉,而且学生们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外在的形象当成自己重要的法宝。这是第一个,我觉得没必要。

  第二个很重要的一点,这项规定是学校很早就制定的,用学生的话来说,即使是从去年3月份制定的,那学生是心知肚明的,你是接受了双方这样一种协议,学校明确有这样的规定,你接受了它,后来你单方面地去改变了它,那你为什么当初不在你不接受的时候去进行一种协商谈判。我觉得这是第二点要考虑的。

  第三点要考虑,从个人角度来说,高中毕竟不是义务教育阶段,而且它是一个实验高中,应该允许我们的学校有一些带有个性化的这种管理的方式。换个角度去想,高三音乐班的学生是不是就没有体育课呢?那么留长发方便吗?这是一个。还有一个,他们很多学生是住校的,那么从整理的角度来说,短发更容易整理。所以我个人的主张,当然这可能挨棍子,可是从我个人主张来说,我们一味地单谈权利的时候,有些放到一些小学、中学包括高中里头不一定恰当,我倒觉得短发更好,但是长发也不必用强制的方式去解决。

  主持人:

  在这件事上,学校和学生双方都觉得自己有道理。接下来我们就听听一位教育学者方面,他是怎么看的。我们来连线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副所长张熙老师,张老师您好。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研究员 张熙:

  您好。

  主持人:

  首先我想听听您的意见,就是学校有没有这样的权利,就是可以硬性规定我的学校学生应当留什么样的头发?

  张熙:

  如果简单地说,我个人认为,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风格和追求的目标,对学生的着装和仪表进行一些硬性的规定。那么应当说教育部刚才主持人呈现的这个标准,应该是作为一个基本标准。那么我们都知道,每个学校应该是独特的,每个学校的办学风格是不一样的,那么你应该根据这个目标对自己的学生进行一些设置,但前提条件是,全体师生都一致认同这样的学校文化。

  主持人:

  张老师您觉得学校广东佛山这所高中这么处理问题,有没有不妥当的地方?

  张熙:

  我想还是应该有改进,我很同意刚才岩松那样说,从我的角度来看至少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从学校的管理工作而言,它可以做得更精细,或者更细致。从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来,学生一直在说,我们是被退学,我们不退学,但是学校一直在说的是转学问题,或者停学问题。那么也就是说,学校和学生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那么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解释。从另外一个细节来看,学校虽然跟家长有了协议,但是它并没有呈现出跟学生有协议,或者征求过学生意见的一些证明,那么也就是说,它单单是跟家长有约定,而没有跟学生约定。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是学生为一个教育的主体,应该征求他的意见是最主要的,所以我觉得在这方面,管理工作应该做得更为精细一些。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也认为教育工作还真值得改进,因为学生并没有学会用正当的一种方式来表述自己的权益,他只是说我要寻求帮助,我寻求了社会力量,那么他也没有一种正确的途径,来为自己的权益做一种保护。归根结底来讲,虽然是社会、家庭和学校都有责任,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讲,我愿意今后在教育方面做更多的改进工作。

  主持人:

  好,谢谢张老师。

  刚才张老师也说了一个,学校可能有更好的方法,因为学生不接受,说明这个学校的方法不是很妥当。

  白岩松:

  这点是当然需要反思的,我觉得今后这个学校继续可以去实行这样一个规定,带有个性化的规定,但是每次都跟家长包括新生有一个更好的沟通。

  主持人:

  商量着办。还是回到这个问题,怎么去跟学生沟通,因为这回佛山的高中采取了一种很极端的方式,你不听我的就别进校。

  白岩松:

  不能在学生一直念到高三的时候,才给大家三种选择。而是当他选择这所学校的时候,就有一个明确的类似这样的契约,我们这个学校有这样的规定,你接不接受,如果接受的话,欢迎你报考我的学校。甚至来报考我的学校的时候,就天然地等于你接受了我的这个规定。所以我觉得全社会都应该建立这种契约精神,而不是在中途的时候,开始没有一个民主协商的过程,而后单方面地去改变这样一个契约。

  主持人:

  你怎么看这些小姑娘,最后把社会的力量,把记者请进来加入到这个事件里边来?

  白岩松:

  现在的学生们维权的意识比我们强得太多了,比我们那时候强得太多了。所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觉得刚才我们连线的嘉宾说得非常好,不妨学校把这样的一种行为也看作是自己教育当中思考的一部分。我们怎么告诉孩子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且是在一个非常好的这种途径当中,不让他们心灵受伤害,不让他们的课业受到伤害,我觉得学校也没必要用强硬的方式,这只是自己的孩子。

  主持人:

  刚才我们关注的是发生在广东佛山高中的一件事情。接下来我们再关注的这条新闻是发生在南京,老师拖了一会儿堂,学生居然就拨打了110报警,这件事情听起来很滑稽是吧,到底怎么回事,我们来看一下。

  《南京晨报》记者 朱宏俊:

  班主任老师无故延迟放学时间,他只是有急事,用手机打了个电话,班主任老师就把他手机给没收了,他就借用了同学的手机拨打了110报警。

  解说:

  女生手机被老师没收,竟拨110报警,这两天《南京晨报》的一篇报道,被媒体广泛转载。9月21号下午4时,南京市下关区职业教育中心下午两节课后,酒店管理专业16岁的小刘准备放学,然而班主任薛老师突然表示有事交代,小刘放学后有急事要办,就忍不住拿出手机拨打电话,没想到薛老师夺过手机,表示要上交教务处,并要对她进行处理,小刘当即拨打了110报警。

  朱宏俊:

  她报警的时候,特意提到了一个字“抢”,然后民警就到达了学校,女生跟班主任薛老师争吵不休,民警遇到这样的情况也比较意外,因为第一次接到这样的报警,就觉得没法调解,要学校来自己处理。

  解说:

  据媒体报道,薛老师当时气愤地对民警说,真没遇到过这样不讲理的学生,下课之后在班里交代事情是分内工作,怎么就成了耽误学生的放学时间。而且学校有纪律,课堂上严禁学生使用手机,而小刘就不这么认为。

  朱宏俊:

  这个女生就比较生气,认为,一,班主任是无故拖延她的放学时间,有不对,学校规定两节课以后必须放学的。第二,她认为是在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在打手机,班主任是无权没收她的手机。

  解说:

  今天下午,南京市下关区职业教育中心有关部门拒绝了我们的采访,关于此事该校办公室宁主任对南京当地媒体说,他对该女生的行为也感到不可思议,认为女生很偏激,班主任利用课后时间处理班务问题是本职工作。然而小刘的家长对这点并不认同,并在媒体见报第二天给记者打了电话。

  朱宏俊:

  很愤慨,他认为他女儿是没错的,他认为学校在有些方面对他的女儿不公平。第一方面错误是不应该没收她的手机。第二个错误是他女儿在课堂上打手机不是上课时间打的。

  解说:

  据悉,后来学校把手机归还给了小刘,并对她进行了批评教育,事情至此不了了之。而对于这个事情,该校学生的看法也不一样。

  《江南时报》记者秦怀珠:

  同学反映不一,有的同学认为这个手机是我个人的财产,虽然老师没有下课,但是已经到了下课时间了。有的同学认为那个学生不应该在老师没下课之前打手机。

  记者:

  学校有没有规定老师可以没收学生的手机?

  南京市下关区职业教育中心学生:

  只要是老师上课,都有权利没收手机,这是正常的。

  记者:

  她报警这个行为,你觉得是合理的吗?

  南京市下关区职业教育中心学生:

  我觉得是正常的,跟我们不相关,我们不管他们的事。

  主持人:

  北京话有一句话叫护犊子,家长,如果你是这个学生的家长,你会怎么做?

  白岩松:

  我认为我自己的孩子做的是不对的,为什么?作为一个家长来说,我相信学校是出于更好的教育的目的,而且它有一定的合理性。个班主任、一个学校,我认为有权利,而且也有义务,对学生进行一种综合的管理。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想,如果班主任老师是在课上去讲一些管理方面的事情,那学生会不会也打110电话说,他占用我们的学习时间在讲另外一些事情。前一阵子教育部难怪会规定,班主任有权管理学生。我觉得我们现在有一些对自己的权利,包括对自己很多的自由有点过于放大的意思,因此清官难断家务事,警察来了之后,这个还是属于学校内的家务事,晃荡一圈,只能走了,我估计他也摇摇头。我们孩子还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也不好说他错。但是从家长的角度来说,也没必要那么愤慨地去给报社打电话,认为孩子都没错。我认为任何一个班主任在一个课堂结束了之后,而且十分钟、十几分钟是有权利去进行班务的管理或进行相关的一些事情的提示,而在这个时候学校有明确的规定,学生不能打电话,但是这个女学生在打电话,老师过来要她的手机、没收手机,学生之所以用了一个“抢”,如果她给了老师,老师会抢吗,假如说存在抢的话。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我们过去太强调很多的权利,然后自由等等很多东西,但是要知道在小学、中学、高中很多阶段的时候,我们要还给学校和老师更多的权利。

  主持人:

  刚才我们关注第一条新闻的时候,广东佛山的学生请来了记者,那么南京的学生居然就请来了警察,对这件事我们再连线张老师,看她的评价是什么。张老师。

  张熙:

  您好。

  主持人:

  您怎么看南京的这个学生她打110,把警察请来了这种做法?

  张熙:

  我是明显地感觉到,她的公民素质比较低下,或者她基本的公民教育没有受到培养。

  主持人:

  这话怎么讲?

  张熙:

  我们的110不是随便打的,这应该是我们公民教育的第一课,应该是人身、财产受到不法侵害、受到自然灾害、受到刑事案件以及急、难、险、重等重大事情的时候可以拨打110,而其它事情不能拨打110。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最最简单的常识性的问题都没有解决的话,那我认为她没有受到公民的基本素养的一种培养。

  主持人:

  我们知道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守规则、守秩序,比如我们上课的时候,连手放在什么地方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规定。那为什么孩子渐渐在成长过程中,反而有些规定、有些规则,就连最基本的素养都不具备,这什么原因?

  张熙:

  这个形式,背手或者是静坐这样一种形式是在中国引进了班级社会制以后出现的,那么我们追求的是一种集体行为,集体达到一个目标的行为,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就牺牲掉了多样化、个性化的一些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在觉醒的时候就自然要对这些提出一些挑战。

  主持人:

  好,谢谢张老师。岩松你看今天我们说的这两条新闻,都是学生在用各种手段保护自己的利益,保护是保护了,但是怎么从社会的角度来看?

  白岩松:

  我旗帜鲜明地说一个有可能得罪人的但是个人观点,其实我非常地在忧虑过程中,特别希望能拥有一种非常适当的师道尊严。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如果过去的一段体罚学生等等很多行为,现在都处在全社会从法律到媒体到家长到整个网络时代的全面的监控,我相信学校会在守法等等这种规则下越来越好。那么可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们是不是无限制地放纵学生的权利,最后使这种适当的师道尊严完全消失,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担心的事情。咱们先不说中学,说到大学去,大学里现在居然变成了有很多好的老师是被学生打分打得很低,为什么?好的老师管得严,所以学生年终的时候评分评得他很低,弄得现在很多不一定很好的老师学会了拍学生的马屁,然后学生会给他打很高的分数,最后是校园里的十佳教师。如果长此以往的话,谁是吃亏者,我觉得还是孩子,还是家长。从这个角度来说,适当的师道尊严必须回到我们的教育系统当中来。

  主持人:

  要再放十年前、二十年前的事这样的事不会出现,现在学生会保护自己了,这是进步还是某种程度上是退步?

  白岩松:

  但是我担心的是,我们很多事情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觉得在目前一个全面监控的情况下,过去的那样一个极端可能会出现一些太过严厉、太过学生的权利全面消失,但是现在又有可能在过于强调自由和权利的情况下的时候,使学校茫然不知所措,老师茫然不知所措。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嘴上都在呼吁学校可以自由办学,他的自由何来。

  主持人:

  一直以来,人们都觉得师生关系是最明确的一种关系,现在有点不明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