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任小昌
如火如荼的工地,一天一个样,重建的美好新青川正在崛起之中。昨日,记者走进青川县城重建工地,与宁波市援建青川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史济权聊起了重建美好新县城的话题。
弘扬红军精神,建设美好新青川
“今年以来,援建工作形势发生两个重大变化:一是中央提出援建工作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二是青川县城确定原址重建。针对这两大变化和重任,宁波援建指挥部发扬‘智勇坚强,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敢于在思想上、作风上、对接上、创新上、工作上、作风上‘亮剑’,敢于在工作上鼓劲干、集中干、创新干、破难干、大家干、日夜干、合力干、求实干、考核干,目前各项工作有效推进。”谈起县城重建,史济权对记者侃侃而谈。
史济权说,县城重建任务特别重、难度特别大、要求特别高、时间特别紧。县城重建规划拖延了9个月,剩下只有1年多时间,而且可供建设用地少,还要腾挪板房9000多套、2万多人。按照浙江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宁波和广元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青川县和浙江省援建指挥部坚强领导下,我们发扬红军精神,又好又快建设新青川。
又快又好推进,突出“五个快”。思路调整快,根据中央、国务院要求抓紧调整思路,面对青川县城重建平地少、难度大,仅有1.1平方公里可用地、要容纳1.6万人,坚持科学规划、以人为本,花了1个月时间,超常规完成规划;板房腾挪快,采取多种方法,加固老房,已经腾挪板房3000多套;征地拆迁快,已拆迁了3300多平方米;前期推进快,非常之时非常之为,非常之事非常之策,改串联为并联,做到规划、勘查、设计、开工“四统一”;项目建设快,从5月27日四川省政府正式批复县城重建规划,涉及的20个项目、投资10亿元,目前已开工14个,9月中旬全部开工。
又快又好推进,体现了“五好”。领导重视好,浙江省、四川省、广元市、宁波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工作机制好,宁波整合了乔庄分指挥部的力量,加快推进;协调对接好,与浙江省援建指挥部、青川县形成了一盘棋、一个调、一股劲、一起干的格局,充分对接、及时对接、无缝对接、和谐对接,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不怕烦的精神,有力推进援建工作;群众支持好,拆迁虽有难度,但许多群众很理解,舍小家,顾大家,参与板房腾挪、支持重建,有的住户挪动了6、7次;施工队伍好,采取大马拉小车、杀鸡用牛刀方式,选择有实力、爱心的宁波建工、建设、市政、交工四大集团参加重建,既保证进度、质量,又展示宁波建设形象。
弘扬红军精神,突出“五大重建”
“宁波对口援建青川县乔庄镇、黄坪乡、瓦砾乡、茶坝乡。按照援建工作总体要求,一年来,我们突出‘五大重建’。”史济权略有所思告诉记者,在农房重建上,强化帮扶,加快安居。茶坝乡是青川县第一个完成农房重建任务,是广元市前五位完成任务的乡。乔庄、瓦砾、黄坪三个乡镇将于8月底完成。主要做到“三有”,搞好“五帮扶”,即有一个组织体系、有一支技术指导队伍、有一套工作机制和制度,在规划编制、技术指导、典型示范、设施配套、教育引导上帮扶。
在设施重建上,民生为先,便民惠民。宁波首批援建的三个学校、三所卫生院近期将交付使用,特别是茶坝乡在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没有建筑材料、交通条件特别差的情况下,确保了在9月1日前交付使用,创造了奇迹。对宁波的自选项目,则从帮助灾区群众解决饮水、道路、桥梁等基本生活生产条件着手,已投入捐助资金4000多万元,为老百姓解决了多年想办而办不成的事情,老百姓说:“吃饭牢记共产党,喝水不忘宁波兄!”在场镇重建上,注重特色,彰显活力。场镇是乡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我们注重科学规划,健全功能,完善设施,适当超前,积聚人气,凸显川北特色,着眼长远发展。瓦砾乡地震后是一片瓦砾,但经大家齐心奋战,预计9月底可基本完成。黄坪乡、茶坝乡正在有力推进。对场镇重建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原状恢复上,而是结合产业发展、环境综合整治,给新场镇一个很大提升。
在产业重建上,注重特色,突出效益。为了不让灾区群众“住别墅吃红薯”,我们把青川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与宁波产业发展成功理念结合起来;建立援建者、企业、农户三者共同促进的一体化发展机制,建立了多方沟通、从上而下、公开透明的项目论证机制,设计的项目惠农机制走在全省前面。瓦砾的生猪养殖业、黄坪的土鸡养殖带、乔庄的有机茶产业、茶坝的食用菌示范园都凸显了“一乡一业”的特色。即将启动的甬川生态食品产业园,将为青川县城产业发展提供有力平台。
在精神家园重建上,以小见大,放大效应。我们通过对枣树村两幅标语精神的深入挖掘,不断折射和放大催人奋进、激发斗志的效应。通过把枣树村打造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既体现了枣树村民“自强不息,坚韧奋进”的抗震救灾精神,又体现了援建所包容的“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对枣树村精神家园重建的实践,生动反映了援建队伍既注重物质家园重建,也注重精神家园重建,解决灾区群众“安居”和“乐业”问题。
弘扬红军精神,勇于“亮剑”促援建
队伍建设是又好又快推进援建工作的有力保证。面对自然条件差、生活和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等诸多困难,我们发扬红军精神,敢于“亮剑”,教育好队伍。特别是有一支好队伍,宁波市委、市政府从11个县市区和10多个市级部门选派了52名优秀干部组成援建指挥部,班子精干、结构合理、运作高效。我们始终教育援建人员以迎接挑战、争创一流的志气,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的勇气,敢打敢拼、永不言败的豪气,用一流的精神面貌、一流的目标要求、一流的工作作风,创建一流的援建业绩。
发扬红军精神,勇于“亮剑”,攻艰克难。越是形势严峻,越要勇于担当,再大的困难也要上。越是任务艰巨,越要敢于突破,我们靠人、靠智慧、靠勇气、靠团结、靠作风,攻坚一个个难题,拿下一个个高地;推行一线工作法,目标倒逼、进度倒逼、时间倒逼、程序倒逼、督查倒逼,创造了工作在一线指挥、办法在一线研究、问题在一线解决、措施在一线落实、水平在一线检验、经验在一线总结。
发扬红军精神,敢于“亮剑”,重在实干。以“五干精神”和“四个特别”的作风,面对压力敢于亮剑,任务越重越要敢于亮剑,困难越多越要敢于亮剑,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变万难为胜利。
发扬红军精神,善于“亮剑”,严格管理。有一套好的管理制度,使干部始终处于有序工作状态。在队伍管理上,我们加强教育,增强使命、责任、吃苦、团结、奉献、协作意识,以崇高的使命教育人,以团结的氛围凝聚人,以规范的制度约束人,以共同的目标激励人,营造了干净干事、良好氛围,建幸福工程,筑爱心丰碑。宁波指挥部党委被浙江省援建指挥部评为先进党组织和先进集体,宁波指挥部被浙江省总工会授予 “工人先锋号”, 宁波建设、市政、交工集团被宁波市总工会授予为“工人先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