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省统计局审定,一季度我市生产总值(GDP)实现54.15亿元,增长9.8%

张小磊  本网记者   肖志元

    核心提示:3月工业增长24.3%,居全省第12位。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57亿元,居全省第7位;增速达160.2%,居全省第4位。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0.16亿元,增长18.8%,居全省第7位,创建市以来最好位次。

    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1元,居全省第15位,同比增加485元,增长16.3%,居全省第6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现942元,同比增加142元,增长17.7%,居全省第1位。

    经济增长大幅回升

    记者14日从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获悉,经省统计局审定,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GDP)实现54.15亿元,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52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07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56亿元,增长10.4%。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8%、48.8%、46.4%,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47、4.78、4.55个百分点。(见下图)

 

    从经济增长的轨迹分析,我市经济自2003年以来已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在去年一季度更是达到了近十年以来的最快增速14.6%。去年上半年,受“5·12”特大地震灾害影响,GDP仅增长2.0%;三季度,在灾后恢复重建的带动下,GDP增长回升到3.8%;进入第四季度,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全年经济增长再次回落到3.3%。而今年一季度,全市经济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却实现了大幅提升,GDP增长达到 9.8%,虽比去年一季度低4.8个百分点,但却分别比去年上半年、三季度和全年回升了7.8 、6.0和6.5个百分点。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蔓延,经济发展中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在如此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全市投资和消费需求旺盛,各行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实属来之不易。

    供给动力增强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受国家惠农政策的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强,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初步统计,全市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17.96万公顷,比去年增加1886公顷,增长1.1%。

    畜牧业稳步增长。一季度,生猪出栏113.34万头,增长2.6%;牛出栏2.39万头,增长5.7%;羊出栏11.25万只,增长7.0%;小家禽出栏688.31万只,增长7.1%;肉类总产量9.64万吨,增长3.4%;期末生猪存栏272.38万头,增长2.5%。其中,能繁殖母猪25.99万头,增长5.7%;仔猪64.28万头,增长7.4%。

     工业生产快速回升。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加快了对工业的恢复重建和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工业经济总量逐月增加,增长速度逐月加快。一季度,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7.98亿元,增长1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4.11亿元,增长10.1%,创地震以来新高。分别比今年1月份和2月份提升了14、8.8个百分点。3月份当月增长24.3%,比2月份当月加快了18.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2位,上升了8位;累计增长10.1%,居全省第17位,比2月份上升了3位。全部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7%,拉动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贡献率和拉动力均居国民经济各行业之首。(见下图)

 

    工业经济运行呈现的主要特点包括:

    一是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发展较好,增速回升较快。一季度,全市 56户重点企业实现产值33.82亿元,增长3.9%,比1—2月回升了7.6个百分点;12户成长型企业实现产值1.22亿元,增长20.8%,比1—2月回升了27.3个百分点。煤炭采选、农副产品加工、纺织、饮料、电子通讯设备制造等9个重点行业增长加快,带动增强,累计实现增加值11.95亿元,增长9.0%,比1—2月份回升9.9个百分点。总量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4.7%,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75.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6个百分点。

    二是各区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势明显。一季度,各县区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增长22.6%,比全市平均增速快12.5个百分点。增速最快的县区比全市平均增速快21.8个百分点。特别是对全市经济影响较大, 经济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近一半的市经济开发区和市直综,3月份当月分别增长24.2%和19.2%,分别比2月份回升了51.0、23.1个百分点,有效遏制了下滑的局面。

    三是轻工业快于重工业增长。一季度,轻工业实现增加值4.60亿元,增长35.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9.2个百分点;重工业实现增加值9.51亿元,增长1.0%,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0.9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长速度比重工业增长快34.4个百分点。

    建筑业较快增长。资质以上建筑业实现总产值7.39亿元,增长34.5%。实现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4.08亿元,增长19.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3.0%,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

    需求持续旺盛

    投资需求增势强劲。今年以来,在国家扩大内需和灾后重建等政策支持下,市委、市政府积极抢抓机遇,兰渝铁路、广陕、广甘、广巴高速、亭子口水利枢纽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和灾后重建永久性住房顺利推进。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57亿元,居全省第7位,超过2005年全年投资总量(67.67亿元)13.9亿元,相当于2006年全年投资总量的87.8%,占建市以来投资总量最高的2008年170.12亿元的48.0%,接近全年的一半。增速达160.2%,居全省第4位,比去年同期提高100.2个百分点,比1—2月加快11.5个百分点,创建市以来新高。其中,第一产业投资4.98亿元,增长84.0%;第二产业投资19.0亿元,增长76.7%,第三产业投资57.59亿元,增长221.9%。(见下图)

 

    投资增长的主要特点有:

    一是投资项目大幅增加。一季度,全市共有施工项目947个,同比增加460个,增长94.5%。其中,500万元以下项目588个,同比增加260个,增长79.3%;新开工项目623个,同比增加368个,增长144.3%。投产项目157个,同比增加94个,增长149.2%。

    二是农户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增长快。由于灾后恢复重建永久性住房和基础设施项目较多,农户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大幅增长。一季度,完成农户投资30.41亿元,增长7.7倍;基建投资38.16亿元,增长119.2%;更新改造投资10.24亿元,增长47.0%;其他投资1.45亿元,增长51.6%;房地产投资1.31亿元,同比下降48.1%。

    三是大项目投资贡献大。在全部投资中,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不含跨市州项目)43.26亿元,占全部投资的53.0%,比去年同期增加21.98亿元,增长103.3%,拉动投资增长70.1个百分点。

    消费需求持续回升。(见下图)

 

    在国家“千村万乡”、“家电下乡”等一系列刺激消费需求政策和春节等利好因素的影响下,城乡消费市场活跃,需求持续回升。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0.16亿元,增长18.8%,居全省第7位,比上月提升了4位,创建市以来最好位次。

    消费增长的主要特点:

    从城乡看,城市市场好于农村市场。在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10.93亿元,增长20.4%,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9.23亿元,增长17.9%。城市市场快于农村市场2.5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零售业增长最快。一季度,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59亿元,增长20.3%;批发业实现零售额6.55亿元,增长17.6%;其他业实现零售额2.26亿元,增长5.5%;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5.76亿元,增长21.0%,分别比住宿餐饮业、批发业和其他业增长快0.7、3.4、15.5个百分点。

    从经济类型来看,个体私营经济增长最快。在各种经济类型中,个体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20.94亿元,增长21.6%,分别比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股份制经济快5.3、22.5、7.3个百分点。

    效益逐步回升

    财政收入止滑提速。一季度,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43亿元,增长18.6%,创地震以来最快增速,分别比1月份和1—2月份回升了14.9、20.2个百分点。(见下图)

 

    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1元,居全省第15位,同比增加485元,增长16.3%,居全省第6位。其中:工资性收入2456元,增长18.8%。人均消费支出2123元,增长8.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现942元,同比增加142元,增长17.7%,居全省第1位。(见下图)

 

    经济运行环境明显改善

    物价持续回落。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本月上涨0.5%,比去年同期回落7.4个百分点,1—3月累计上涨1.5%,比去年同期回落6.2个百分点,已连续11个月呈回落态势。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上涨2.7%,比上年同期回落17.6个百分点;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0.8%,比上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1.7%,比上年同期回落7.6个百分点。(见下图)

 

    存贷款较快增长。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76.69亿元,同比增长88.1%,比去年同期提高69.9个百分点。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4.99亿元,同比增长34.9%,比去年同期提高18.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7.19亿元,同比增长22.6%,比去年同期提高12.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