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热火朝天的千佛崖景区施工现场

  【核心提示】利州区把今年确定为“项目推进年”,实施“千百工程”。即:实施项目1000个,总投资达到100亿元。一方面,庞大的项目工程要快速推进,另一方面,要征用农民土地近1000亩。这些失地农民以后的生计怎么办?利州区进行了有益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徐 凯   记者   白洪文/文·图

找好后路  痛快搬迁

    “虽然路还未铺柏油,但宽阔的路基已让我们感觉到了,广元市利州区打通北出口,全力促发展的气势!” 在广元城区北门通往陕西的公路上,常年在此搞货运的李师傅对记者说。

    两个多月前,广元交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这里举行。两年投入3亿元!通过改造北出口的国道108公路,把千佛崖风景区打造成国家级综合文化产业园区和AAAA级旅游景区。是这次集中开工的交通项目之一。

    这个大项目征地拆迁任务异常艰巨:从去年12月初开始,涉及利州区一期农房拆迁70户,近4万平方米,占用耕地250亩。必须在年底前完成。在遭受“5·12”大地震后,又适逢年关,拆迁难度可想而知。

    按照《广元市征地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调整方案》,利州区特制定了房屋和土地补偿标准,分砖混、砖木、穿逗、土木、简易结构五类,给予不同的补偿。同时,充分考虑到时间紧迫给拆迁户带来的困难,利州区搭建了40套板房,用于过渡安置征地搬迁农户。

    千佛村九组吉怀富一家4口有2003年修的400平方米的房屋和周围近2亩地。工农镇党委副书记王思才给他家算了三笔账:安置“小账”,一人一个月过渡安置费100元,加上按时完成可领到的5000元奖励,过渡阶段的生活基本不用担心;房产“中账”:按现有的安置拆迁政策,以每平方米680元的旧房评估价计算,加上其他附属物,他家领到了40万左右的补偿款,修新房子没问题。环境“大账”:告别 “脏、乱、差”,住上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新型农民小区,还可以依托景区做生意,坐在家里就能挣钱。政策明白,“账目”清楚,吉怀富痛痛快快地签字搬迁。

    其实,利州区早已把这些失地农民的“后路”找好。市人大代表、工农镇镇长孙小平说:“项目实施完成后,这些农民可结合搞餐饮、恢复瓷窑铺工艺品和沿线商业等为旅游服务的第三产业。与此同时,我们已在与千佛崖景区相邻的地方贺家坡建设了万亩核桃基地,把这里作为失地农民的承接地,让农民没有后顾之忧。”

    半个月!一期拆迁工程需搬迁村民70户,已签订拆迁协议62户,占总户数的88.6 %,建立补偿款发放账户53户,征地150亩。被誉为“和谐征地拆迁的‘千佛崖速度’”。

占补平衡   后顾无忧

    春节刚过,宝轮镇清江村的刘福英便踏上了去连云港打工的列车。她说:“我们这里修滨江大道占了我近1.3亩地和拆迁了166平方的房子。但他们很快用改造出的地给我补偿,对房屋拆迁补偿,现在我的新房也修起了。劳动部门又给我培训技术并联系到连云港打工。我们没啥后顾之忧了。”

    利州区宝轮镇今年已开工了广甘高速公路和清江大道等一批项目,国家重点建设和大项目占了农民的大量土地,失地农民如何生存?利州区的办法是将(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四荒”地整理后,既可实现占补平衡,又可让农民在此务工。

    宝轮镇镇长尚继新说:“我们将征地拆迁的补偿费除留足当期生活费外,其余用于产业发展。对 “四荒”地整理后,实施“四万工程” (建设万亩核桃基地、万亩油橄榄基地、建设万头生猪养殖场和万亩蔬菜的循环经济示范园)。既可实现土地占补平衡,又可让农民在新开发的土地上生存。目前,仅循环经济示范园就可安置失地农民近5000人。

    走进利州区宝轮镇石桥村达林生态特色果园,东霖公司租赁5组的200亩土地里,两排崭新的猪圈已修好,旁边,成行冬桃树苗已开始冒出新绿。村主任何益成说:“项目建设占去一部分耕地后,我们迅速整理出900亩租赁给龙头企业,农民既可在自己土地上打工挣钱,又可外出打工。”

    征地不伤农,建设依靠农,发展为了农。这也许正是该区项目建设能够快速推进的重要原因。